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第07課時 文言實詞限時測試(含解析)1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第07課時 文言實詞限時測試(含解析)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第07課時 文言實詞限時測試(含解析)1(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二章 文言文閱讀 第七課時文言實詞 (時間:45分鐘,分數(shù):30分) (說明:①實詞考點題目必做,其他題目酌情完成。②只計實詞題目分數(shù),每小題5分。) 1.(2016屆湖南瀏陽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昭王使于齊,范雎從。齊襄王聞雎辯口,乃使人賜雎金十斤及牛酒。須賈大怒,以為雎持魏國陰事告齊,以告魏相魏 齊。魏齊使舍人笞擊雎,折脅摺齒。雎詳死,即卷以簀,置廁中。賓客飲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后魏齊悔,復召求之。魏人鄭安平聞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張祿。秦昭王使謁者王稽于魏,鄭安平夜與張祿見王稽。王稽知范雎賢,過載范雎入秦。秦相穰侯①車騎從西來。范雎曰:“吾聞穰侯專秦權,惡內諸侯客,我寧且匿車中。有頃,穰侯果至,勞王稽,又曰:“謁君得無與諸侯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即別去。范雎曰:“吾聞穰侯智士也,其見事遲。鄉(xiāng)者疑車中有人,忘索之。”于是范雎下車走。行十余里,果使騎還索車中,無客,乃已。王稽遂與范雎入咸陽。拜范雎為客卿,謀兵事。卒聽范雎謀,使五大夫綰伐魏,拔懷。后二歲,拔邢丘。范雎日益親,因請間說曰:“臣居山東時,聞秦之有穰侯,不聞其有王也。然則權安得不傾,令安得從王出乎?臣竊為王恐,萬世之后,有秦國者非王子孫也。昭王聞之大懼,于是逐穰侯于關外,拜范雎為相。秦封范雎以應,號為應侯。魏使須賈于秦。須賈辭于范雎,范雎大供具,盡請諸侯使,與坐堂上,而坐須賈于堂下,置莝②豆其前,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數(shù)曰:“為我告魏王,急持魏齊頭來!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須賈歸,以告魏齊。魏齊恐,亡走趙。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內臣于函谷關。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謁者,非其內臣之意也?!闭淹跽偻趸?,拜為河東守。又任鄭安平,昭王以為將軍。范雎于是散家財物,盡以報所嘗困戹者。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秦昭王欲為范雎必報其仇。 趙孝成王卒取魏齊頭予秦。后五年,昭王用應侯謀,大破趙于長乎。已而與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殺之。任鄭安平,使擊趙。鄭安平為趙所圍,以兵二萬人降趙。應侯席槀請罪。后二歲,王稽為河東守,與諸侯通,坐法誅。而應侯曰益以不懌。 (節(jié)選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注】①穰侯:戰(zhàn)國時秦國大臣,原為楚國人,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異父同母的大弟,憑與昭王的特殊關系在秦獨攬大權,后來四次任丞相,因食邑在穰(今河南省鄧州市),號為“穰侯”;②莝:cu,鍘碎的草。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5分) A.以為雎持魏國陰事告齊 陰事:隱秘的事情,機密。 B.雎詳死 詳死:感覺(自己)快要死了。 C.范雎大供具 供具:擺設酒食。 D.與諸侯通,坐法誅 坐法:犯法判罪。 (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山東”,地理區(qū)域名,最早始于戰(zhàn)國時期,當時稱崤山以東的地區(qū)為“山東.。 B.“萬世”,萬代,諱指國君死;諱稱死,還有“崩”“薨”“卒”“不祿”等。 C.“睚眥”,發(fā)怒時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樣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形容心胸狹窄。 D.《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原名《太史公書》,共130篇。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范雎忍辱負重,堅韌頑強。他不因遭受困辱而沮喪,能夠激勵意志以奮發(fā)。在魏國被魏相魏齊屈打幾乎致死,并不因此而氣餒,入秦之后命運有了轉機。 B.范雎機智過人,行事謹慎。須賈告發(fā),魏齊嚴刑拷打,他假死逃過一劫;去秦國的路上,秦相穰侯有所懷疑,他藏起來,后來又下車步行,又逃過一劫。 C.范雎能言善辯,謀深慮遠。因此信威于強秦,在國內打擊外戚勢力加強王室集權,在國外拓疆開土,為秦國成就帝業(yè)奠定了基礎,在歷史上有一定功績。 D.范雎睚眥必報,任人唯親。先后逐穰侯,辱須賈,迫魏齊;在白起因與秦王有隔閡而被殺的情況下,薦王稽任大將,后又薦鄭安平任河東守,造成惡果。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有頃,穰侯果至,勞王稽,又曰:“謁君得無與諸侯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 ②盡請諸侯使,與坐堂上,而坐須賈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 2.(2016屆甘肅會寧一種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周訪字士達,本汝南安城人也。漢末避地江南,至訪四世。吳平,因家廬江尋陽焉。訪少沉毅,謙而能讓,果于斷割,周窮振乏,家無余財。為縣功曹,時陶侃為散吏①,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訪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參鎮(zhèn)東軍事。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數(shù)十人皆散走,而自歸于帝,帝不之罪。尋以為揚烈將軍,討華軼。所統(tǒng)厲武將軍丁乾與軼所統(tǒng)武昌太守馮逸交通,訪收斬之。逸來攻訪,訪率眾擊破之。軼將周廣燒城以應訪,軼眾潰,遂平江州。 帝以訪為振武將軍,命訪與諸軍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軍船艦,訪作長岐棖以距之,桔槔不得為害。訪復以舟師造湘城,軍達富口,而弢遣杜弘出?;琚?。訪步上柴桑,偷渡,與賊戰(zhàn),斬首數(shù)百。賊退保廬陵,復圍弘于廬陵。弘大擲寶物于城外,軍人競拾之,弘因陣亂突圍而出。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shù)。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擊,又破之,奔于臨賀。帝又進訪龍驤將軍。 訪既在襄陽,務農(nóng)訓卒,勤于采納。王敦患之,而憚其強,不敢有異。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智勇過人,為中興名將。性謙虛,未嘗論功伐。或問訪曰:“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訪曰:“將士用命,訪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恒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選自《晉書?周訪傳》,有刪改) ①散吏:閑散的官員。②?;瑁旱孛?。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5分) A.周窮振乏,家無余財 救濟 B.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 收留 C.訪復以舟師造湘城 前往 D.務農(nóng)訓卒 致力 (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恒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B.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恒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C.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恒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D.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恒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周訪功績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揚烈將軍、厲武將軍、龍驤將軍等職務,成為一代名將。 B.周訪性格剛強,一旦蒙冤決不會忍氣吞聲。為此,他深受皇帝賞識,并得到了獎勵提拔。 C.在討伐敵人的戰(zhàn)斗中,周訪親臨前線指揮。他既英勇果斷,又能隨機應變,因而屢戰(zhàn)屢勝。 D.在襄陽時,周訪重視生產(chǎn)、軍訓,勤于收集糧食等軍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輕舉妄動。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時陶侃為散吏,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 3.(2016屆蘭州一中高三上9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題。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生而警敏,讀書數(shù)百言,脫口輒誦。年十二,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進士第。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①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貸之種糧,使隨秋賦以償,農(nóng)事不乏。 知齊州,其治以疾奸急盜為本。曲堤周氏子高橫縱,賊良民,力能動權豪,州縣吏莫敢詰,鞏取置于法。章丘民聚黨村落間,號“霸王社”,椎剽奪囚,無不如志。鞏配三十一人,又屬民為保伍,使幾察其出入,有盜則鳴鼓相援,每發(fā)輒得盜。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鞏飲食冠裳之,假以騎從,輦所購金帛隨之,夸徇四境。盜聞,多出自首。鞏外視章顯,實欲攜貳其徒,使之不能復合也。自是外戶不閉。 徙洪州。會江西歲大疫,鞏命縣鎮(zhèn)亭傳,悉儲藥待求,軍民不能自養(yǎng)者,來食息官舍,資其食飲衣衾之具,分醫(yī)視診,書其全失、多寡為殿最。師征安南,所過州為萬人備。他吏暴誅亟斂,民不堪。鞏先期區(qū)處猝集,師去,市里不知。加直龍圖閣、知福州。南劍將樂盜廖恩既赦罪出降,余眾潰復合,陰相結附,旁連數(shù)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懾恐。鞏以計羅致之,繼自歸者二百輩。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饒,爭欲為主守,賕請公行。鞏俾其徒相推擇,識諸籍,以次補之。授帖于府庭,卻其私謝,以絕左右徼求之弊。福州無職田,歲鬻園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萬。鞏曰:“太守與民爭利,可乎?”罷之。后至者亦不復取也。 徙明、亳、滄三州。鞏負才名,欠外徙,世頗謂偃蹇不偶。一時后生輩鋒出,鞏視之泊如也。過闕,神宗召見,勞問甚寵,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議經(jīng)費,帝曰:“鞏以節(jié)用為理財之要,世之言理財者,未有及此?!卑葜袝崛?。甫數(shù)月,丁母艱去。又數(shù)月而卒,年六十五。 鞏為文章,上下馳騁,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經(jīng)”,斟酌于司馬遷、韓愈,一時工作文詞者,鮮能過也。 (節(jié)選自《宋史曾鞏傳》) 注]①常平:官倉名。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5分) A.甫冠,名聞四方 甫:剛剛 B.賊良民,力能動權豪 賊:殘害 C.實欲攜貳其徒 貳:離間 D.軍民不能自養(yǎng)者 養(yǎng):療養(yǎng) (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B.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C.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D.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3)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嘉祐二年進士第”中“第”指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進士”是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考試者,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調任官職的詞語很多,“拜中書舍人”指“授予中書舍人一職”,“徙明、亳、滄三州”指“調任明州、亳州、滄州知州”。 C.“丁母艱”是指母親去世,回鄉(xiāng)守喪。守喪有一定的時間規(guī)定,這在古代是一種孝順行為,表明當事人對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經(jīng)”指六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是指經(jīng)過孔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們是《論語》《詩經(jīng)》《尚書》《禮經(jīng)》《樂經(jīng)》《周易》。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曾鞏機敏強識,年少有才。數(shù)百字的文章,他讀完叫就能脫口成誦,十二歲試著寫成《六論》,言辭奇?zhèn)?,由此聲名聞于四方? B.曾鞏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齊州時,以鏟除奸盜作為根本任務,既調動百姓參與,又善待自首的盜賊,于是州內安定。 C.曾鞏愛護百姓,不謀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時,他事先做好供應軍隊的準備,不擾民;做福州知州時,他不許官府與民爭利。 D.曾鞏面對災情,處理得法。遇荒災時他估計倉儲不足救濟,勸富人就近賣糧給災民;江南大疫,他命縣鎮(zhèn)、驛站備藥待需。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鞏飲食冠裳之,假以騎從,輦所購金帛隨之,夸徇四境。 ②鞏先期區(qū)處猝集,師去,市里不知。 ③鞏俾其徒相推擇,識諸籍,以次補之。 ④過闕,神宗召見,勞問甚寵,遂留判三班院。 4.(2016屆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三第一次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 曼卿,諱延年,姓石氏,其上世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南歸。天子嘉其來,將祿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諱補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勁武,而曼卿少亦以氣自豪。讀書不治章句,獨慕古人奇節(jié)偉行非常之功,視世俗屑屑無足動其意者。自顧不合于時,乃一混以酒。然好劇飲大醉,頹然自放。由是益與時不合。而人之從其游者,皆知愛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閣校理卒于京師。 曼卿少舉進士,不中,真宗推恩,三舉進士皆補奉職。曼卿初不肯就,張文節(jié)公素奇之,謂曰:“母老乃擇祿邪?”曼卿矍然起就之,遷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濟州金鄉(xiāng)縣。嘆曰:“此亦可以為政也?!笨h有治聲,通判乾寧軍。丁母永安縣君①李氏憂,服除,通判永靜軍,皆有能名。充館閣???,累遷大理寺丞,通判海州,還為校理。 莊獻明肅太后臨朝,曼卿上書,請還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國,德明②盡有河南而臣屬,遂務休兵養(yǎng)息,天下晏然,內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書言十事,不報。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見。稍用其說,籍河北、河東、陜西之民,得鄉(xiāng)兵數(shù)十萬。曼卿奉使籍兵河東,還稱旨,賜緋衣銀魚。天子方思盡其才,而且病矣。既而聞邊將有欲以鄉(xiāng)兵捍賊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雜,若怯者見敵而動,則勇者亦牽而潰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則人人皆勝兵也?!逼湟暿朗?,蔑若不足為。及聽其施設之方,雖精思深慮,不能過也。狀貌偉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繩以法度,退而質其平生趣舍大節(jié),無一悖于理者。遇人無賢愚,皆盡欣歡。及閑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惡,當其意者無幾人。其為文章,勁健稱其意氣。 (節(jié)選自歐陽修《石曼卿墓表》) 注:①縣君:中國古代宗女、命婦的位號。②德明:北宋時期,西夏李元昊的父親,是宋朝的定難軍節(jié)度使,被宋朝封為西平王。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5分) A.曼卿上書言十事,不報 報:答復,給回信 B.稍用其說 稍:逐漸 C.還稱旨 稱旨:稱職 D.及閑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惡 可否:褒貶,議論 (2)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B.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C.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D.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他的先祖是幽州人。幽燕一帶一般人都強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時也豪氣逼人,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zhèn)ス?jié)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尋常功勞的人。 B.石曼卿年少時便被舉薦為進士,但沒被選中。真宗皇帝廣施恩惠,凡多次被舉薦的人都補奉職。曼卿一直沒有就職。 C.石曼卿曾經(jīng)為朝廷的邊防擔憂而進諫,皇帝未加理會。后元昊造反,這才引起皇帝的注意,逐漸采用了他的主張。 D.石曼卿奉命在河東征兵,回到朝廷,皇帝賜給他緋衣銀魚。皇上正想充分發(fā)揮他的才智,他卻身體不好生了重病。 (4)把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天子嘉其來,將祿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 ②丁母永安縣君李氏憂,服除,通判永靜軍,皆有能名。 5.(2016屆貴州遵義航天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申時行,字汝默,長洲人。嘉靖四十一年進士第一。萬歷五年,由禮部右侍郎改吏部。時行以文字受知張居正,蘊藉不立崖異,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將歸葬父,請廣閣臣,遂以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預機務。張居正攬權久,操群下如束濕,異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張四維、時行相繼柄政,務為寬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論多稱之。四維憂歸,時行為首輔。十二年三月,御史張文熙嘗言前閣臣專恣者四事,請帝永禁革之,時行疏爭,帝深以為然,絀文熙議不用。初,御史魏允貞、郎中李三才以科場事論及時行子用懋,貶官。給事中鄒元標劾罷時行姻徐學謨,時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廢,世以此稱時行長者。評事雒于仁進《酒色財氣四箴》,帝大怒,召時行等條分析之,將重譴。時行請毋下其章,而諷于仁自引去,于仁賴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歲,而鄭貴妃有寵,生皇三子常洵,頗萌奪嫡意。時行率同列再請建儲,不聽。廷臣以貴妃故,多指斥宮闈,觸帝怒,被嚴譴。十八年,帝召皇長子、皇三子,令時行入見毓德宮。時行拜賀,請亟定大計。帝猶豫久之,下詔曰:“朕不喜激聒。若明歲廷臣不復瀆擾,當以后年冊立,否則俟皇長子十五歲舉行。”時行因戒廷臣毋激擾。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張有德請具冊立儀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內閣中亦有疏入時行方在告次輔許國首列時行名時行密上封事,曰:“臣方在告,初不預知。冊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諳大計,惟宸斷親裁,勿因小臣妨大典?!庇谑墙o事中羅大纮劾時行,謂陽附群臣之議以請立,而陰緩其事以內交。中書黃正賓復論時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責。御史鄒德泳疏復上,時行力求罷。詔馳驛歸。 四十二年,時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問。詔書至門而卒。詔贈太師,謚文定。 (節(jié)選自《明史申時行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5分) A.四維憂歸,時行為首輔 憂:憂慮 B.而諷于仁自引去 諷:暗示 C.有德不諳大計 諳:懂得 D.帝遣行人存問 存:慰問 (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張有德請具冊立儀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內閣中亦有疏入時/行方在告/次輔許國首列時行名/時行密上封事 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張有德請具冊/立儀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內閣中亦有疏入/時行方在告/次輔許國/首列時行名/時行密上封事 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張有德請具冊/立儀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內閣中亦有疏入時/行方在告/次輔許國首列時行名/時行密上封事 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張有德請具冊立儀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內閣中亦有疏入/時行方在告/次輔許國首列時行名/時行密上封事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申時行因為文采受到張居正賞識,又因為為人含蓄不標新立異,讓張居正很放心,但申時行的為政風格卻與張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張四維、申時行相繼執(zhí)政后,依次召回被張居正貶黜的有經(jīng)驗的臣子,讓他們擔任各種適宜的職位,這樣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稱贊。 C.給事中鄒元標彈劾請求罷免申時行,罪名是他和徐學謨結為兒女親家。后來申時行還是借其他的奏章罷免驅逐了鄒元標。 D.為了向萬歷皇帝施加壓力,許國在建議立太子的奏章中把當時休假的申時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時行密上奏章說明實情,這種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被彈劾。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居正將歸葬父,請廣閣臣,遂以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預機務。 ②于是給事中羅大纮劾時行,謂陽附群臣之議以請立,而陰緩其事以內交。 6.(2016屆江西吉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文言文閱讀,完成文后各題。 羅洪先,字達夫,吉水人。父循,進士。歷兵部武選郎中。會考選武職,有指揮二十余人素出劉瑾門,循罷其管事。瑾怒罵尚書王敞,敞懼,歸部趣易奏。循故遲之,數(shù)日瑾敗,敞乃謝循。循歷知鎮(zhèn)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備副使,咸有聲。洪先幼慕羅倫為人。年十五,讀王守仁《傳習錄》,好之,欲往受業(yè),循不可而止。乃師事同邑李中,傳其學。嘉靖八年,舉進士第一,授修撰,即請告歸。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焙橄仍唬骸叭逭呤聵I(yè)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親孝。父每肅客,洪先冠帶行酒、拂席、授幾甚恭。居二年,詔劾請告逾期者,乃赴官。尋遭父喪,苫塊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繼遭母憂,亦如之。十八年,簡宮僚,召拜春坊左贊善。明年冬,與司諫唐順之、校書趙時春疏請來歲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華殿,受群臣朝賀。時帝數(shù)稱疾不視朝,諱言儲貳臨朝事,見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苯凳衷t百余言切責之,遂除三人名。洪先歸,益尋求守仁學。甘淡泊,煉寒暑,躍馬挽強,考圖觀史,自天文、地志、禮樂、典章、河渠、邊塞、戰(zhàn)陣攻守,下逮陰陽、算數(shù),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國計、民情,悉加意諮訪。曰:“茍當其任,皆吾事也?!币靥镔x多宿弊,請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屬。洪先精心體察,弊頓除。歲饑,移書郡邑,得粟數(shù)十石,率友人躬振給。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為畫策戰(zhàn)守,寇引去。素與順之友善。順之應召,欲挽之出,嚴嵩以同鄉(xiāng)故,擬假邊才起用,皆力辭。初,告歸,過儀真,同年生主事項喬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萬金求為地,洪先拒不聽。喬微諷之,厲聲曰:“君不聞志士不忘在溝壑耶?”江漲,壞其室,巡撫馬森欲為營之,固辭不可。隆慶初卒,贈光祿少卿,謐文莊。 (節(jié)選自《明史羅洪先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5分) A.乃師事同邑李中,傳其學 傳:學習。 B.父每肅客 肅:莊重。 C.十八年,簡宮僚 簡:選拔。 D.率友人躬振給 振:通“賑”,救濟。 (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精通儒、釋、道三教,并能夠統(tǒng)軍征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羅洪先涉獵廣泛且精心研究正是對王守仁為學的繼承和學習。 B.“進士”指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殿試的人。明清科舉考試分三級進行,其中殿試一般每三年進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證。 C.守喪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一種孝順的行為,明清時期官員的父母死去,官員必須停職守制,守喪期一般為三年,“苫塊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喪之禮。 D.文中多有表示官員授職升遷的詞,如“授修撰”中的“授”,“召拜春坊左贊善”中的“拜”,“除三人名”中的“除”等,就是表示授予官職的。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羅洪先志向遠大。他幼年仰慕羅倫的為人,后又想拜王守仁為師,因父親沒有同意才罷休;他認為考中進士并不值得炫耀,認為儒學之士的事業(yè)應該更大。 B.羅洪先犯言敢諫。皇帝常常稱病不上朝,羅洪先與司諫唐順之、校書趙時春在皇帝非常忌諱太子臨朝時,依然敢于上疏請求皇帝讓位,讓太子接受群臣朝賀。 C.羅洪先心憂國民。他留心察訪人才、吏事、國計、民情,發(fā)現(xiàn)田賦弊端,請求均衡處理并使積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獻策戰(zhàn)守并使盜賊退兵離去。 D.羅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錢請求免死的行為;因江水上漲,屋子被毀,他堅決推辭巡撫馬森為其營造房屋的好意。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敞懼,歸部趣易奏。循故遲之,數(shù)日瑾敗,敞乃謝循。 ②順之應召,欲挽之出,嚴嵩以同鄉(xiāng)故,擬假邊才起用,皆力辭。 參考答案: 1.(1)B 【解析】 試題分析:B裝死。詳,通“佯”,假裝。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現(xiàn)象比較多,所以答題時一定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結合上下文及本句語法關系來推斷實詞的含義。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字意。從歷年高出題規(guī)律來看,實詞的考查具體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活用、偏義等語言現(xiàn)象??忌鷤淇紩r要準確理解文言實詞的詞義,一是識記和累積,掌握文言實詞的基礎知識;二是學會推斷。只有把知識的積累和方法的巧妙運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較高的閱讀能力。推斷方法如下:①根據(jù)學過的課內實詞來推斷詞義。②使用組詞法來推斷詞義。③利用相似的語言結構推斷詞義。④借助成語來推斷詞義。⑤根據(jù)字形推斷詞義。⑥語境分析推斷。本題中ACD結合上下文語境可推斷出答案是正確的。B項結合語境來看,若將“詳死”翻譯成“感覺自己快要死了”,則與上下文內容不銜接,由此可斷定B項即是答案。 (2)D 【解析】 試題分析:D應為“紀傳體。《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本題將實詞與文學常識結合起來考查,重點突出對文學常識的理解,合乎當今國學熱的趨勢。選文是人物傳記,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識是古代的一些稱謂、宮殿的名稱、年號、朝廷的官職、作家、作品類文學常識。解答這類題目,主要靠平時的積累,要將相關知識記牢,這樣就能輕松的將正確項與錯誤項區(qū)分開來。若有些知識出現(xiàn)遺忘或疏漏,那就要運用排除法,以確定最終選項。A項考查文化常識,B項考查文化常識中的避諱詞語,C項考查實詞,D項考查文學常識。考生平時注意積累,解答本題難度不大。 (3)D 【解析】 試題分析:D項中,由原文“已而與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殺之”可知,白起不是因與秦王有隔閡而被殺的,而是因與范雎有隔閡、范雎向秦王進言而被殺?!巴趸迸c“鄭安平”張冠李戴。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歸納文章內容要點,把握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重點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沒有賞析的內容。解答時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語句,一一對應。選項的敘述或分析的錯誤一般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有: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人物的事跡張冠李戴;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人物性格陳述不恰當;憑空添加,無中生有;強加因果關系。答題時注意“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差別和重點詞語的翻譯,還要注意上下文之間的關系。一般文言中經(jīng)常省略主語,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語,區(qū)分“人物”,總體關照段首的“時間”、“地點”,區(qū)分“事件”表述是否錯誤等。本題D選項就屬于張冠李戴。 (4)①一會兒(過了一會兒,不久),穰侯果然來到,慰問王稽,又對王稽說:“您該不會和諸侯的說客一起來吧?這些人沒有用處,只擾亂(別人的)國家罷了!(“有傾”“勞”“得無”“徒”、句意1分。) ②把諸侯國的使臣全都請來(把諸侯國所有來使請來),與他們坐在堂上,讓須賈坐 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草豆(草豆摻拌的飼料),命令兩個黥徒(受過墨刑的犯人)在兩旁夾著,讓他像馬一樣來吃。( “坐”,“置莝豆其前”,“馬”)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文中重點句子,解答時要注意直譯,爭取做到字字落實。①“有傾”,一會兒,不久;“勞”,慰勞,慰問;“得無”,莫不是,該不會,恐怕;“徒”,只。②“與坐堂上”省略“與”的賓語“之”,與他們坐在堂上;“坐”,使動,讓須賈坐;“置莝豆其前”,省略介詞“于”,在他面前放了草豆;“馬”,名詞作狀語,像馬一樣。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留”“刪”“調”“換”“補”。對古今異義的詞語、古代是單音節(jié)詞語現(xiàn)代是雙音節(jié)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刪”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刪”,對省略的內容要補出。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本題中,“與坐堂上”省略“與”的賓語“之”;“置莝豆其前”,省略介詞“于”都應補出。“穰侯”“王稽”“諸侯”“須賈”“馬”皆是專有名詞,可保留;“有頃”“得無”“黥徒”“馬食之”現(xiàn)代漢語中已無這種說法,應替換。 【參考譯文】 范雎,是魏國人,侍奉魏國的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昭王出使齊國,范雎跟從前去。齊襄王聽說范雎能言善辯,就派人給范雎送去了十斤黃金以及牛肉美酒之類的禮物。須賈大怒,以為范雎把魏國的機密出賣給齊國,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魏相國魏齊。魏齊叫門人鞭打范雎,打斷了他的肋骨,打落了他的牙齒,范雎裝死,門人就用草席包住他,丟在廁所里。當時,魏齊正在宴客,賓客們喝醉了酒,輪番在他身上撒尿, 故意侮辱他。范雎最后得以逃出來。后來魏齊后悔了,又派人要把他找回來。鄭安平得知此消息,就帶了范雎一起逃走,躲藏起來,把他的姓名改為張祿。秦昭王派遣使者王稽到魏國。鄭安平就在夜里帶著張祿來拜見王稽。王稽知道范雎是位賢才,載著范雎進入秦國。秦國之相穰侯車馬從西邊來。范雎說:“我聽說穰侯獨攬秦國大權,他討厭接納諸侯的說客。我不如暫時躲在車子里。.一會兒,穰侯果然來到,慰問王稽,又對王稽說:“您該不會和諸侯的說客一起來吧?這些人沒有用處,只擾亂國家罷了!“隨即告別離開。范雎說:“我聽說穰侯是個智謀之士,他看出您有所遲疑,剛才懷疑車中有人,卻忘記了搜查一下?!庇谑欠饿戮吞萝噥?奔走。走了十多里,穰侯果然派騎兵回來搜查車子,沒發(fā)現(xiàn)有說客,才作罷。王稽于是與范雎進了咸陽。昭王任命范雎為客卿,謀劃軍事。最后聽從了范雎的謀略, 派五大夫綰帶兵攻打魏國,拿下了懷邑。兩年后,又奪取了邢丘。范雎一天比一天更加被秦王親近,于是趁昭王在閑暇方便之時進言說:“我在山東時,聽說秦國有穰侯,沒聽說秦國有秦王。既然這樣那么大權怎能不傾覆,政令怎能由大王發(fā)出呢?我暗自替您擔憂,您去世以后,擁有秦國的怕不是您的子孫了。.昭王聽了這番話,大感驚懼,于是把穰侯驅逐出關外,任命范雎為相國。秦昭王把應城封給范雎,封號稱應侯。魏王派須賈出使秦國。須賈去向范雎辭行,范雎便大擺宴席,把諸侯國的使臣全都請來,與他們坐在堂上,讓須賈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草豆摻拌的飼料,又命令兩個受過墨刑的犯人在兩旁夾著,讓他像馬一樣來吃。范雎責令他道:“給我告訴魏王,趕快把魏齊的腦袋送來!不然的話,我就要血洗大梁(魏都城)?!表氋Z回到魏國,把情況告訴了魏齊,魏齊十分害怕,逃到了趙國。范雎做了秦相國之后,進宮告訴昭王說:“如果沒有王稽的忠誠,就不能把我?guī)нM函谷關來;現(xiàn)在我的官位已至相國,但是王稽的官位還只是個謁者,這不是他帶我來秦國的本意啊。于是昭王召見王稽,封他做河東太守。范雎又舉薦鄭安平,昭王便任命鄭安平為將軍。范雎于是散發(fā)家里的財物,用來報答所有那些曾經(jīng)幫助過他而處境困苦的人。凡是給過他一頓飯吃的小恩小惠他也必定報答,而瞪過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報復的。秦昭王一定要替范雎報此仇,趙王最終取下魏齊的頭顱送到秦國。五年后,昭王采取應侯的策略,在長平城大敗趙軍。不久,范雎和武安君白起有了隔閡,就在昭王面前進讒言,殺了白起,又保薦鄭安平,讓他率領軍隊攻打趙國,鄭安平被趙軍包圍,他帶領二萬人投了趙國。對此應侯跪在草墊上請求懲處治罪。二年后,王稽做河東太守,卻與諸侯勾結,犯法被處死。為此,應侯一天比一天不愉快。 2.(1)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字意??刹扇〈朐姆ā⒄n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蓪⒃~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袄粽`收訪,訪奮擊收者”根據(jù)前文“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如果按照選項,解釋為“當時有和周訪同名的人犯了死罪,差役誤抓捕了周訪,周訪憤怒地打收留他的人”明顯是不符合邏輯的,所以“收”應該解釋為“逮捕”。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考查文言實詞字意,一看語法結構,二看與上下文的關聯(lián)。本題可以采用第二種辦法,從結構上辨析。根據(jù)前文“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如果按照選項,解釋為“當時有和周訪同名的人犯了死罪,差役誤抓捕了周訪,周訪憤怒地打收留他的人”明顯是不符合邏輯的,所以“收”應該解釋為“逮捕”。A項的“周窮振乏,家無余財”中的“振”的意思聯(lián)系“家無余財”;C項,“訪復以舟師造湘城”中的“造”可以聯(lián)系詞語“造訪”進行理解。D項,“務農(nóng)訓卒”“務”可以聯(lián)系成語“當務之急”進行解決??刹扇〈朐姆?、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蓪⒃~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過語法特征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聯(lián)系上下文,前后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huán)境。 (2)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霸L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恒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這段話斷句的標志有:先看人名、地名,比如“訪”指“周訪”,“敦”指“王敦”“河洛”地名,“不臣之心”,指的是不甘于為臣的心思。借助這些內容即可斷開。聯(lián)系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周訪練兵選卒,想要向中原展示力量,激憤的樣子,似乎有平定黃河、洛河的志向。周訪善于撫慰賢才,招納良士,眾將士都有為他而死的決心。聽說王敦有不甘于為臣的心思,周訪常常咬著牙齒,極度憤恨。因此,王敦雖然懷有逆反的計策,卻在周訪活著的時候不敢有所作為。?!?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對于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jù)修辭 、對稱 、反復、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fā)語詞和表敬副詞,經(jīng)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lián)詞,如“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jīng)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③“以、于、為、而、則”等連詞經(jīng)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志: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xiàn)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于利用虛詞斷句,這里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后冒(:),“哉”后嘆(?。胺颉薄吧w”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畫圓圈(。)“耶”“乎”經(jīng)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蚓洌?。)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 (3)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A“厲武將軍”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訪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賞識”并非因“蒙冤不會忍氣吞聲”,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采納”誤解為“收集糧食等軍需品”。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4)①當時陶侃擔任閑官,周訪舉薦他擔任主簿,與他結為好友,并把女兒嫁給陶侃的兒子陶瞻。(“相”“以”“妻”各1分,句意2分) ②別人有點小的長處,很少有不自夸的,你的功勞這樣顯赫,卻沒有說一句話,這是為什么呢?(“善”“鮮”“自稱”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試題分析:第一句中,應先找出人名、地名,比如“陶侃”“訪”“瞻”;同時要依據(jù)語法關系補充省略的成分,“訪薦(之)為”。第二句中,也應先找出名詞,比如“人”“善”“卿”“功勛”,其他的內容再逐一對譯。第一句中的重點,“相”代詞,他;“以”把;“妻”名詞用作動詞,嫁給某某為妻。第二句中的重點,“善”形容詞用作名詞,長處、優(yōu)點;“鮮”少;“自稱”賓語前置句,“稱自”,稱贊自己。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周訪,字士達,本來是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東南)的人。漢代末年(因戰(zhàn)亂)到江南避禍,到周訪時已經(jīng)是第四代了。吳國平定之后,于是把家搬到廬江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了。周訪年輕的時候就沉著堅毅,謙虛而且能做到禮讓,在裁決事情的時候果斷;周訪周濟窮困(之家)救濟貧乏(之人),家中沒有多余的錢財。周訪在縣里任功曹的時候,陶侃是閑散的官吏,還沒有職位,周訪推薦他為主簿,并與他結為好友,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陶侃的兒子陶瞻。(經(jīng)過對)周訪的考察,周訪成了孝廉,任命他為郎中、上甲的縣令,他都不到官位上去。 等到元帝渡過長江,任命周訪為參鎮(zhèn)東軍事。當時有和周訪同名的人犯了死罪,差役誤抓捕了周訪,周訪憤怒地與抓捕他的人打,幾十個人都拋開了,然而,周訪親自向元帝請罪,元帝不認為他有罪。不久,(元帝)任命他為揚烈將軍,討伐華軼。(周訪)所統(tǒng)領的厲武將軍丁乾與華軼所統(tǒng)領的武昌太守馮逸有來往,周訪抓來把丁乾殺了。馮逸帥兵攻擊周訪,周訪率領士眾打敗了馮逸。華軼部下的將領周廣用火燒城來接應周訪,華軼的士兵潰敗,于是平定了江州。 元帝又任命周訪為振武將軍,命令周訪與各個部隊合作一起征討杜弢。杜弢制作桔槔打官軍的船艦,周訪制作長岐棖來抵抗他,(于是)桔槔不能危害到官軍。周訪又率領船隊前往湘城(今湖南附近),部隊到達富口,而杜弢此時派遣杜弘離開?;琛V茉L步行前行柴桑,偷偷地渡過(?;瑁c反賊交戰(zhàn),殺死了幾百個人。(于是)反賊撤退保衛(wèi)廬陵(今江西吉安市),(周訪)又把杜弘包圍在廬陵。杜弘向城外大量地投擲寶物,(城外的)士兵爭著去拾?。▽毼铮谑嵌藕氤弥娷娀靵y的局面(帶領士兵)突圍出去。周訪率領部隊追趕他們,繳獲了不計其數(shù)的鞍馬、鎧甲、武器。杜弘前往南康(江西省南部),太守率兵與之作戰(zhàn),杜弘又一次被打敗了,逃往臨賀(廣西賀州市賀街鎮(zhèn)),元帝于是又一次升周訪為龍驤將軍。 周訪到了襄陽以后,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訓練士兵,并且善于采納好的建議。王敦以(周訪)為禍患,而懼怕周訪的強大又不敢有什么不軌的做法。周訪的威名已經(jīng)顯著,遠近的人都打心底里佩服。周訪的智慧和勇氣都超過常人,是中興時的名將。(周訪)本性謙虛,沒有對自己的功勞夸耀過。有人問周訪:“人們往往有一些優(yōu)點,很少不自己稱贊自己的。您的功勞這么大,卻沒有一句(夸耀)的話,這是為什么呢?”周訪回答說:“(是)將士遵守命令行事(才有的功勞),我有什么功勞呢!”(因此周訪的)士兵更加尊重他。 周訪練兵選卒,想要向中原展示力量,激憤的樣子,似乎有平定黃河、洛河的志向。周訪善于撫慰賢才,招納良士,眾將士都有為他而死的決心。聽說王敦有不甘于為臣的心思,周訪常常咬著牙齒,極度憤恨。因此,王敦雖然懷有逆反的計策,卻在周訪活著的時候不敢有所作為。 3.(1)D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文言文實詞,除了依靠平時在課內知識的積累與不斷復習外,還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結合上下文及本句語法關系來推斷實詞的含義。D項,養(yǎng):養(yǎng)活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本題的答題思路是:先利用朗讀時語音的不同或停頓辨析。一個詞的詞義和語音之間是有一定的關聯(lián)的。一個詞它的語音不同,這個詞所表示的詞義也必然會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語境辨析。詞義不是單一的,它具有多義性,但當這個詞語放到具體的語句中時,它的意義大都會單一化。因此,在具體的語句中,一個詞的確切意義可以辨析出來。最后,比較互證法。通過詞與詞之間意義的關系和多義詞諸義項的關系對比,較其異,證其同,達到探求和判定詞義的目的。 (2)B 【解析】 試題分析:斷句、標點也講求一定的技巧,做題時應把握準語意,根據(jù)語法結構、邏輯規(guī)律作出判斷。解答本題應首先明白語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對語句進行斷句。本句的意思:曾鞏就張貼告示曉諭所屬的各縣,勸說富人如實申報自己儲存的糧食,共有十五萬石,讓他們將這些糧食比照常平倉的價格稍稍提高一點后賣給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買到糧食,又不出家鄉(xiāng),而且糧食有余。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文言文斷句的基本方法:①弄通文意斷句。給文言文斷句,首先要閱讀全 文,了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如果想當然地斷下去,就容易發(fā)生錯斷。通讀全文,搞清屬于什么文體,寫了什么內容,想表達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單音 詞占多數(shù)的特點,應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②利用對話標志斷句。常以“曰”“云”“言”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寫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③借助文言虛詞斷句。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 就成了重要的標志。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虛詞來表達語氣或感情。 (3)D 【解析】 試題分析:注意平時的積累與識記即可。《論語》不是“六經(jīng)”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對于文學文化常識類題必須加強平時的積累與識記才行。 (4)A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原文“諫鼓、謗木之設,所以達幽枉,延直言”是說裴谞認為設置諫鼓、謗木本是用來洗雪沉冤、引進采納正直的話,選項中,名聞四方是弱冠之時。強加因果。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類題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選項按原文順序,依次對內容進行分析、 概括,其中一個錯誤項的錯誤設置有隱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體正確的前提下設置一些與原文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內容、詞語。做題時要仔細推敲, 認真比對。此類題目選擇項中設錯類型可分為信息錯位、錯解詞語、強加因果(或因果倒置)、無中生有、顛倒是非將文中未然的信息說成必然等。解題時考生應審 準題干,依文索義,正確分析。 (5)①曾鞏請他吃飯并讓他穿戴齊整,借給他馬匹和隨從,用車運載獎賞的金銀和絲織品跟隨著他,在四方巡行夸耀。(飲食冠裳、假、輦、徇) ②曾鞏則事先分別處理好了大軍突然集結時的吃住問題,因此,軍隊離開后,城鄉(xiāng)的百姓都不知道。 ③曾鞏讓僧徒們共同推選主持,將推選的人記錄在冊,按次序補缺。(俾、推擇、以次) ④他經(jīng)過京城,神宗召見他,犒勞慰問十分寵幸,于是留下他在三班院當判官。(闕、勞、遂)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性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1)“飲食冠裳”吃飯穿戴齊整,“假”借給,“輦”用車運載,“徇”巡行。(2)“區(qū)”分別,“猝”突然,“師”軍隊。(3)“俾”讓,“推擇”推選主持,“識”“以次”按次序。(4)“闕”京城,“勞”犒勞,“遂”于是。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干,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性、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xiàn)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jié)實詞的含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jié)向雙音節(jié)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并或反義合并或反義并列為構詞特征。據(jù)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 (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jù)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lián)系句子本身的語言環(huán)境,又要聯(lián)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 附參考譯文: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他從小就機智敏銳,十二歲時,曾嘗試寫作《六論》,提筆立成,文辭很有氣魄。到了二十歲,名聲已傳播到四方。歐陽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驚異。 嘉祐二年考中進士,出任越州通判。這一年發(fā)生了饑荒,他估計常平倉儲存的糧食不足以用來救濟,而鄉(xiāng)間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來購糧。曾鞏就張貼告示曉諭所屬的各縣,勸說富人如實申報自己儲存的糧食,共有十五萬石,讓他們將這些糧食比照常平倉的價格稍稍提高一點后賣給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買到糧食,又不出家鄉(xiāng),而且糧食有余。曾鞏又讓官府借給農(nóng)民種子,讓他們隨秋季的賦稅一起償還,使得農(nóng)事沒有耽誤。 任齊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惡、迅速嚴厲地打擊盜賊作為根本。曲堤有個姓周的人家的兒子周高橫行驕縱,殘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夠影響當?shù)氐臋噘F和豪紳,州縣的官吏都沒有人敢去追究。曾鞏逮捕了他,處以刑罰。章邱有百姓在鄉(xiāng)村里聚眾結伙,號稱“霸王社”,殺人劫財,劫奪囚徒,沒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鞏讓百姓組成保伍,讓他們偵察盜賊的行蹤,有盜賊就擊鼓傳遞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將盜賊擒獲。有一個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鞏就招待他吃喝,送給他衣帽,給他配備了車馬和隨從,讓他四處夸耀。盜賊聽說了這件事,大多出來自首。曾鞏表面上看來是將此事到處張揚,實際上是想要離間分化那些盜賊,讓他們不能再糾合在一起。從此,齊州的人們連院門都不用關閉就可以安睡了。 調任洪州。適逢江西當年瘟疫大流行,曾鞏命令各縣鎮(zhèn)都儲存藥物以備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難不能養(yǎng)活自己的,就招來住在官舍,供應給他們飲食衣被等用品,分派醫(yī)生給他們治病。朝廷的軍隊征討安南,所經(jīng)過的州要準備上萬人所需的物資。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機會橫征暴斂,百姓難以忍受。曾鞏則事先分別處理好了大軍突然集結時的吃住問題,因此,軍隊離開后,城鄉(xiāng)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龍圖閣、任福州知州。南劍州將樂地方的盜匪廖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屬潰散以后又糾合在一起,暗地里結成團伙,遍及各個州,一個尤其兇殘暴虐的盜匪根本不聽招降,當?shù)匕傩辗浅?謶?。曾鞏設計謀抓住了他,接著相繼出來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侶認為佛寺的富饒有利可圖,爭著想做寺院主持,行賄之事公然進行。曾鞏讓僧徒們共同推選主持,將推選的人記錄在冊,按次序補缺。在官府公開張貼文告,拒絕私下贈謝,來杜絕身邊人竊取賄賂的弊端。福州沒有職田,官府每年用賣園圃蔬菜來增加薪俸,太守自己收入常常三四十萬。曾鞏說:-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第07課時 文言實詞限時測試含解析1 高考 語文 二輪 復習 07 課時 文言 實詞 限時 測試 解析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1307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