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四節(jié) 全球氣候變化(第1課時)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四節(jié) 全球氣候變化(第1課時)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四節(jié) 全球氣候變化(第1課時)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四節(jié) 全球氣候變化(第1課時)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考點掃描:全球氣候變暖及其影響。 一、 單項選擇題 全球矚目的聯(lián)合國氣候峰會于2014年9月23日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召開。包括120多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在內的政府、企業(yè)、金融機構和民間團體代表在峰會上就應對氣候變化做出的政治承諾及新舉措,將有力推動全球氣候變化談判,為xx年巴黎氣候談判簽署協(xié)議注入新的動力。下圖為全球氣溫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1~2題。 1. 圖中顯示全球平均氣溫的變化與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呈 現(xiàn)出( ) A. 正比例關系 B. 反比例關系 C. 正相關關系 D. 負相關關系 2. 導致全球二氧化碳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非洲人口迅速增加所致 B. 火山、地震頻繁發(fā)生 C. 石油價格上漲,導致各國大量使用燃燒值低的煤炭所致 D. 森林的大量破壞和高耗能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 雪線是指常年積雪的下限。下圖示意南半球不同緯度地區(qū)雪線、氣溫和降水量的關系。讀圖完成3~4題。 3. 設與雪線高度3km對應的緯度年平均氣溫為T,年降水量為P,則( ) A. T=10℃,P=120 mm B. T=10℃,P=40 mm C. T=18℃,P=120 mm D. T=18℃,P=40 mm 4. 全球氣溫變暖,可能導致( ) A. 全球爆發(fā)淡水危機 B. 高緯農(nóng)業(yè)區(qū)單產(chǎn)提高 C. 作物種植北界南移 D. 低緯高山雪線降低 近年來,全球變暖使北極(海洋運輸)航線的開通逐漸成為可能。下圖示意計劃中的北極航線(包括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據(jù)此完成5~7題。 5. 東北航線、西北航線匯合處N臨近( ) A. 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線 B. 歐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C. 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D. 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6. 若北極航線開通,該航線( ) A. 可全年航行 B. 單位距離能源消耗較少 C. 不宜使用羅盤導航 D. 航行的船舶維護費用較低 7. 若北極航線開通,下列國家間海上航運受益最大的是( ) A. 中國——巴西 B. 日本——英國 C. 越南——法國 D. 美國——印度 氣候變化引起冰川上積累量和消融量的變更,導致冰川物質平衡盈虧、冰面高度和運動速度等變化,最終導致冰川面積增減和末端位置進退。冰川平衡線高度是冰川上年物質積累與年物質損耗相等位置處的海拔。下圖為天山烏魯木齊河涯1號冰川變化圖。據(jù)圖完成8~10題。 8. 1964~1965年到1980~1981年,冰川平衡線( ) A. 高度上升 B. 延伸方向與等高線延伸方向一致 C. 高度下降 D. 變化方向與等高線數(shù)值增加方向相反 9. 影響冰川平衡線高度的主導因素是( ) A. 氣溫 B. 降水 C. 海拔 D. 地表形態(tài) 10. 若某季節(jié)冰川平衡線降低,則( ) A. 當?shù)乜赡転榇杭? B. 冰川消融較多,末端后退或冰崖變緩 C. 當?shù)乜赡転橄募? D. 冰川積累區(qū)面積擴大,物質積累為正值 下圖為1993~xx年西伯利亞(即亞洲北部)沙果特濕地上空(1 km高度)空氣樣中CO2含量的變化觀測統(tǒng)計圖。讀圖完成11~12題。 11. “觀測數(shù)據(jù)曲線”出現(xiàn)明顯的波動性,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冬季人們大量燃煤取暖,排放多 B. 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少 C. 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固定多 D. 夏季人類活動強度大,排放多 12. 由“長期趨勢曲線”可知,氣候變化對西伯利亞地區(qū)的影響是( ) A. 可以大面積種植熱帶作物 B. 森林帶分布范圍向南擴展 C. 高山上林帶上限位置下降 D. 北部海岸線位置向南退縮 二、 雙項選擇題 下圖為可怕的全球變暖示意圖,讀圖回答13~14題。 13. 據(jù)圖分析,全球變暖對大洋洲和喜馬拉雅山的直接影響分別是( ) A. 喜馬拉雅山海拔變高 B. 喜馬拉雅山自然帶海拔變高 C. 大洋洲火山島將增加 D. 大洋洲總陸地面積可能減小 14. 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 ) A. 毀林尤其是熱帶雨林的破壞 B. 不合理的使用制冷設備 C. 大量燃燒礦物燃料 D. 有色金屬冶煉業(yè)發(fā)展 下圖為1951~xx年我國氣溫增溫速率的分布圖,讀圖回答第15題。 15. 下列有關我國1951~xx年各地增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全國各地的增溫速率、幅度有大有小 B. 我國增溫幅度自東向西遞增 C. 增溫幅度最大地區(qū)年增溫可達0.8C D. 增溫幅度最大地區(qū)的增溫值可達4C 右圖為“墨跡天氣”手機界面顯示的xx年12月23~28日北京地區(qū)天氣信息。讀圖回答16~17題。 16. 12月28日,氣溫日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白天多云,削弱了太陽輻射 B. 夜間多云,地面長波輻射強 C. 白天多云,大氣保溫作用差 D. 夜間多云,大氣逆輻射強 17. 12月24~25日出現(xiàn)嚴重霧霾,其主要污染源及有效對策 是( ) A. 沙塵暴——擴建“三北”防護林 B. 汽車尾氣——推廣新能源汽車 C. 建筑揚塵——壓縮城建項目數(shù)量 D. 煤煙粉塵——發(fā)展?jié)崈裘杭夹g 三、 綜合題 18.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于2009年12月7日~19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來自192個國家的談判代表齊聚峰會,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xù)方案,即xx年至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xié)議。 材料二 《京都議定書》協(xié)議內容及各國批準情況。 材料三 2009年10月17日,馬爾代夫在一處淺海水域舉行全球首次“水下內閣會議”,馬爾代夫總統(tǒng)和內閣成員在水下簽署倡議書,呼吁各國采取行動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受馬爾代夫“水下內閣會議”的啟發(fā),尼泊爾政府2009年12月4日在其境內的珠穆朗瑪峰南坡海拔5 200多米的一塊平地上召開內閣會議。 材料四 下圖為尼泊爾和馬爾代夫區(qū)域圖。 (1)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主要關注的是氣候變化中的________________。 (2) 材料一、二中提到的《京都議定書》是關于什么的協(xié)議? (3) 全球氣候變暖對材料三、四中的兩國的影響主要有哪些? (4)針對材料中的問題,應采取哪些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5)近年來,我國政府號召“節(jié)能減排”,請簡要分析“節(jié)能減排”的重要意義。 全球氣候變化 1. C 解析:讀圖可知,圖中全球平均氣溫呈波動上升趨勢,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也呈上升趨勢,說明全球平均氣溫的變化與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呈正相關關系。 2. D 解析: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的大量破壞和高耗能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森林的減少,導致吸入二氧化碳的能力減弱,工業(yè)發(fā)展排放二氧化碳增多。 3. D 解析:讀圖,在右側縱軸找到3 km高度,做水平線與雪線曲線相交,從交點向氣溫、降水曲線做垂線,再從與氣溫、降水曲線的交點向左側縱軸做垂線(與橫軸平行),找到相應的數(shù)值。T=18 ℃;P=40 mm。 4. B 解析:全球氣候變暖,不會導致全球爆發(fā)淡水危機??赡軐е赂呔曓r(nóng)業(yè)區(qū)因溫度升高,積溫增大,單產(chǎn)提高;溫度升高,作物種植北界北移;低緯高山雪線升高。 5. D 解析:結合圖中的海陸輪廓可判斷出N位于白令海峽附近,臨近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6. C 解析:極地附近磁場很強,容易使羅盤失靈;北極航線緯度高,冬季結冰,不能全年通航;受浮冰等因素的影響,航行的船舶維護費用和單位距離能源消耗都較高。 7. B 解析:若北極航線開通,會大大縮短日本和英國之間的海上運輸距離,受益很大。 8. A 解析:仔細讀圖,注意圖中1964~1965年、1980~1981年的冰川平衡線的圖例差異及圖中等高線數(shù)值的變化。由圖可知1964~1965年冰川平衡線在3 900、4 000 m等高線附近,1980~1981年冰川平衡線位于4 100、4 200 m等高線附近,所以1964~1965年到1980~1981年,冰川平衡線高度升高,故A項正確。 9. A 解析:由題干可知冰川平衡線是冰川上年物質積累與年物質損耗相等位置處的海拔,由生活常識可知,當溫度大于0℃時,冰川會融化,所以影響冰川的積累量和消融量的主要因素是氣溫,故A項正確。 10. D 解析:由冰川平衡線的含義可知冰川平衡線下降,也就是冰川上年物質積累與年物質損耗相等位置處的海拔變低,此季節(jié)當?shù)乜赡転槎?,氣溫低,降?雪)多,而融化量少,冰川積累區(qū)面積擴大,物質積累為正值,故D項正確。 11. A 解析:一年中冬季生活取暖燃煤增加會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夏季光合作用增強會使二氧化碳含量相對減少,故觀測數(shù)據(jù)曲線有較明顯的波動,故A項正確。 12. D 解析:長期趨勢曲線顯示二氧化碳呈增加趨勢,則會帶來全球變暖。全球變暖使海平面升高,則西伯利亞北部沿??赡鼙槐北笱蜎],海岸線向南退縮。 13. BD 解析:全球變暖,各地氣溫比過去高,同一自然帶的緯度和海拔都要變高;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大洋洲許多珊瑚島將被淹沒。 14. AC 解析:目前氣候變暖主要是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和毀林,使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大氣的溫室效應加強。 15. AD 解析:全國各地的增溫速率、幅度有大有小,不完全是自東向西遞增,圖中給出的是每10年的增溫值,最大地區(qū)可達0.8℃,而年增溫不可能達0.8℃;從1951年到xx年經(jīng)歷了大約50年,因此增溫幅度最大地區(qū)的增溫值可達4℃(即500.8℃)。 16. AD 解析:由材料可知12月28日北京為多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白天多云,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氣溫較低;而夜間多云,大氣逆輻射強,對地面的保溫作用顯著,氣溫較高。由此最終導致氣溫日較差小,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D。 17. B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段北京霧霾的主要污染源包括汽車尾氣、建筑揚塵、煙煤粉塵(沙塵暴主要發(fā)生在春季),三者的針對性有效措施分別是推廣新能源汽車、進行揚塵源頭的覆蓋保護、發(fā)展?jié)崈裘杭夹g,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D。 18. (1) 全球氣候變暖 (2) 是以法律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以抑制全球氣候變暖的協(xié)議。 (3) 全球變暖使喜馬拉雅山脈南坡雪線上升,大量冰雪融化,影響尼泊爾農(nóng)業(yè)灌溉甚至危及該國生存環(huán)境;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馬爾代夫有被淹沒的危險。 (4) 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常規(guī)能源的利用率,尋找新的清潔能源,加強國際合作等。 (5) 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有利于經(jīng)濟結構調整;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利于控制全球氣候變暖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四節(jié) 全球氣候變化第1課時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第二 地球 大氣 第四 全球 氣候變化 課時 練習 解析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2587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