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地理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流水侵蝕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蝕作用的三種形式及其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理解河谷的形成過程。 2.了解流水堆積地貌的形成,掌握沖積平原的三個組成部分及形成過程。 3.理解洪積扇、沖積、河漫灘平原、三角洲平原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二、能力目標 1.閱讀河谷的演變過程示意圖,能夠分析不同階段河流侵蝕作用的差異。 2.閱讀河流堆積地貌示意圖,能夠分析分析沖積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點。 三、情感目標 樹立物質是運動的,事物是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流水侵蝕作用的三種形式及其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2.流水堆積地貌的形成 【教學難點】 1.流水侵蝕地貌的形成原理2. 流水堆積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知識講解,第2課時知識歸納與技巧點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播放幻燈片1】 【引入新課】同學們在河邊玩耍的時候不知注意到如圖中所展示的場面沒有?(注意到了)那么同學們知道圖中A、B、C它們的名稱分別是什么嗎?(不知道)它們的名稱簡單的講可以統(tǒng)稱為河流地貌。至于它們的具體名稱和形成原理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 【板書】第三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一、河流地貌 【介紹】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將河流地貌分為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它們的形成和發(fā)展主要與外力作用有關。 【板書】1、分類: 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 【過渡】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河流侵蝕地貌 【板書】2、河流侵蝕地貌 【介紹】河流在流動過程中,會破壞并掀起地表的物質,形成侵蝕地貌。河流侵蝕地貌是由溯源侵蝕、下蝕和側蝕共同作用形成的。 【引導讀書】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P83倒數(shù)第二段,添出以下表格。 【播放幻燈片2】 溯源侵蝕 下蝕 側蝕 概念 對河流的影響 【播放幻燈片3】(學生回答時教師逐漸點擊總結) 溯源侵蝕 下蝕 側蝕 概念 向河流源頭方向的侵蝕 垂直于地面的侵蝕 垂直于兩側河岸的侵蝕 對河流的影響 不斷向源頭方向伸長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縱深方向發(fā)展 使谷底展寬、谷坡后退,河流向橫向發(fā)展。 特別強調 伸長 加深 展寬 【板書】(1)河流侵蝕的類型及對河流的影響 【教師總結】實際上河流的形成過程正是由于以上的侵蝕作用而形成。到底是如何經過一步步的形成河流呢?這就是我們要探討的下一個問題。 【板書】(2)河谷的形成原理 【引導讀書】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83~84部分,思考河谷作為一種典型的河流侵蝕地貌,是如何一步步發(fā)育成熟的? 【學生討論回答】略。 【播放幻燈片4】 【教師講解】這幅圖片反映的是發(fā)育初期的河谷形狀,從這幅圖可以看出,它的集水面積比較小,橫剖面呈“V”字形。 它剛開始形成時一般為溝谷。當降水或冰雪融水在地表流動過程中,逐漸匯聚成為溝谷流水。若溝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就形成下蝕和溯源侵蝕,使溝谷不斷加深和延長。當溝谷深及地下含水層時,地下水開始匯入溝谷。由于獲得了穩(wěn)定的地下水補給,溝谷發(fā)育成為河谷。 【播放幻燈片5】 【教師講解】從這幅圖可以看出河流在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河谷出現(xiàn)連續(xù)的河灣,它就是當“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的結果。 【播放幻燈片6】 【教師講解】河灣不斷地向兩側擴展,最終將河谷展寬,并在河谷內堆積了大量泥沙。這時,河谷發(fā)育進入成熟期。從圖中可以看出成熟期的河谷比較寬,橫剖面呈槽形。 這樣一條成熟的河流最終形成。 【過渡】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河流侵蝕作用下,溝谷最終發(fā)育成了一條河流,那么,在剛上課時我們留下的問題A、B、C的名稱是什么?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們是否為我們剛才講的河流的侵蝕地貌呢?(不是)那么它們是什么地貌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這就是我們要講述的下一個問題。 【板書】3、河流的堆積地貌 【介紹】被河流搬運的物質,在河流搬運能力減弱的情況下,會沉積下來,形成堆積地貌。在河流堆積地貌中,沖積平原是比較典型的地貌類型。 【引導讀書】【播放幻燈片7】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85~86部分,思考: 1、沖積平原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在上圖中的A、B、C的名稱分別是什么? 2、A、B、C所表示的地貌類型分別是如何形成的? 【學生討論回答】沖積平原一般是由洪積一沖積平原、河漫灘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組成。 【板書】(1)沖積平原的組成 (2)沖積平原的形成原理 【教師總結講解】 圖中A所代表的就是洪積一沖積平原。它一般是由于季節(jié)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區(qū)流動時,由于山區(qū)內地勢陡峭,水流速度快,攜帶了大量礫石和泥沙。可是,當水流流出谷口時,由于地勢突然趨于平緩、水道變得開闊,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運的物質逐漸堆積下來,形成洪積扇或沖積扇。多個洪積扇或沖積扇連接最終形成洪積一沖積平原。 【板書】洪積一沖積平原 【教師總結講解】 圖中B所代表的就是河漫灘平原。它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區(qū),河流下蝕作用較弱,側蝕作用較強。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的面積逐步擴大,在枯水季節(jié)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洪水季節(jié),河漫灘被河水淹沒,繼續(xù)接受沉積。如果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接在一起,最終形成了寬廣的河漫灘平原。 【板書】河漫灘平原 【教師總結講解】 圖中C所代表的就是三角洲平原。它一般是當攜帶著大量泥沙的河流進入海洋時,如果河流人海處水下坡度平緩,河水流速減慢,河流所攜帶的泥沙便會堆積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若干個三角洲連在一起,便形成了廣闊的三角洲平原。 【板書】三角洲平原 【播放幻燈片8】輕松一刻: 黃河三角洲的發(fā)育 黃河是一條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輸出泥沙16億噸,經河口入海的約有12億噸。而黃河在利津入??诘某绷髯饔煤苋?,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運能力差,黃河入海的泥沙約有40%在河口附近淤積,河口兩側的堆積體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黃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擴展。 【轉折過渡】 以上我們講解了河流塑造的眾多地貌的一般知識,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為我們人類服務,那么河流地貌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影響呢?我們這里主要探討洪積扇、沖積扇、河漫灘平原、三角洲平原對河流流經地區(qū)的聚落分布的影響。 【板書】二、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高原地區(qū) 山區(qū) 沖積平原 自然條件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條件 聚落分布 【啟發(fā)討論】【播放幻燈片8】請同學們結合我們講過的知識6人一組進行討論: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提示:從對高原地區(qū)、山區(qū)、沖積平原區(qū)三個方面分別分析) 【學生討論回答】略。 【教師講解】【播放幻燈片9】(學生回答時教師逐漸點擊總結) 高原地區(qū) 山區(qū) 沖積平原 自然條件 高原地區(qū)地勢高、氣候寒冷 差 較好 河流地貌類型 深切的河谷 山前的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流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 沖積平原 河流地貌條件 發(fā)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勢低、氣候溫暖,兩岸泥沙淤積而成的河漫灘平原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 地勢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資源比較豐富,并淤積有肥沃的土 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而且河網密布,有便捷的內河航運和海上運輸, 聚落分布 大多呈帶狀分布在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上。 如雅魯藏布江河谷,聚落分布呈狹長的帶狀。 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上,呈條帶狀,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兩岸發(fā)展 沿河發(fā)展,形成沿河聚落帶;有的沿海岸發(fā)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帶。 【課堂小結】略。 【課后作業(yè)】完成教材P88活動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一、河流地貌 1.分類: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 2.河流侵蝕地貌 (1)河流侵蝕的類型及對河流的影響 (2)河谷的形成原理 3.河流的堆積地貌 (1)沖積平原的組成 (2)沖積平原的形成原理 洪積一沖積平原 三角洲平原 河漫灘平原 高原地區(qū) 山區(qū) 沖積平原 自然條件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條件 聚落分布 二、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第二課時(重難點總結與點撥) 1.流水堆積地貌 由于河床坡度降低,導致流速減小,或者其他原因,引起河流搬運能力降低,促使沉積發(fā)生,形成堆積地貌。常見的河流堆積地貌主要有以下幾種: (1)沖積扇平原 沖積扇是河流出山口處的扇形堆積體。河流出山口后,比降顯著減小,水流又分成許多交漢,成扇狀向外流動,河流能量顯著降低,大量物質堆積下來,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隨著各支汊的不斷堆積和變遷,就形成沖積扇。沖積扇的物質結構,一般是頂部物質較粗,主要為沙、礫,隨著水流搬運能力向邊緣減弱,堆積的物質逐漸變細,邊緣一般多為沙、粉沙及亞粘土,分選性較好,所以沖積扇是較好的含水層,邊緣常有泉水出露,可發(fā)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隨山地間歇抬升,也可形成疊置沖積扇。 (2)河漫灘平原 河漫灘平原發(fā)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區(qū),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往往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的面積逐漸擴大,在枯水季節(jié)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見下圖)。 洪水季節(jié),河漫灘被洪水淹沒,繼續(xù)接受沉積。如果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灘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區(qū)的沖積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積占優(yōu)勢的產物。河流到達海洋人??谔帲捎诹魉贅O緩、水流擴散,將攜帶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積下來,加上海潮頂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頂尖朝向陸地的三角形,地勢平坦,河網稠密,且縱橫交錯,河道由分汊頂點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狀。若干個三角洲連在一起,便形成廣闊的三角洲平原。 2、外力作用與地貌 作用 對地貌的影響 分布地區(qū) 風化作用 使地表巖石被破壞,碎屑物殘留在地表,形成風化殼 普遍 侵 蝕 作 用 風力侵蝕 形成風蝕洼地、風蝕柱、風蝕蘑菇等地表形態(tài) 沙漠地區(qū) 流 水 侵 蝕 侵蝕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寬,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tài) 河流流經的高原山地 溶蝕 形成溶洞及鐘乳石、石筍、石柱等 河流流經的中低緯度的可溶性巖石地區(qū) 冰川侵蝕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qū) 海浪侵蝕 形成海蝕地貌 濱海地帶 搬 運 作 用 風力搬運 “飛沙走石” 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以及海濱地區(qū),作用強烈 流水搬運 “沙泥俱下” 在濕潤、半濕潤地區(qū)作用明顯 冰川搬運 物質遷移 冰川活動地區(qū) 海浪搬運 物質遷移沉積物顆粒大小不分,雜亂 海濱地區(qū)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區(qū)和高緯度地區(qū) 沉積 作 用 冰川沉積 堆積,形成冰磧地貌 流水沉積 形成沖積扇、三角洲、沖積平原 沉積物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具有分選性 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風力沉積 形成沙丘(靜止沙丘、移動沙丘)和黃土堆積 干燥內陸及鄰近地區(qū) 海浪沉積 形成沙灘等海岸地貌 濱海地帶 固結成巖作用 形成沉積巖 普遍 3、 河谷的發(fā)育過程 4、怎樣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河流流經彎道時,水質點作曲線運動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的影響下,表層水流趨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壓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彎道環(huán)流,在彎道環(huán)流的作用下,凹岸發(fā)生侵蝕,凸岸發(fā)生堆積(如圖所示)。 5、河漫灘是怎樣形成的 在河流中下游地區(qū),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往往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不斷擴大,在枯水季節(jié),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見下圖)。 6、哪些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有較強的吸引力?原因是什么? 河流地貌分為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堆積地貌中的洪積扇、沖積扇、河漫灘平原、三角洲平原因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對聚落均有很強的吸引力,因而高原地區(qū)的聚落多呈帶狀分布在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上,山區(qū)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上,平原是聚落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qū)。 7、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區(qū)嗎 不是。沖積平原不僅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而且河網密布,有便捷的內河航運和海上運輸,適宜聚落發(fā)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熱帶地區(qū),由于平原地區(qū),氣候悶熱潮濕,居住條件不利,因而人煙稀少,聚落也極少,如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地區(qū)。-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河流 地貌 發(fā)育 教案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2606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