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八單元《我鍛煉 我健康—平均數(shù)》單元教案 青島版六三制.doc
《2019年(春)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八單元《我鍛煉 我健康—平均數(shù)》單元教案 青島版六三制.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春)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八單元《我鍛煉 我健康—平均數(shù)》單元教案 青島版六三制.doc(4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春)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八單元《我鍛煉 我 健康—平均數(shù)》單元教案 青島版六三制 2019年(春)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八單元《我鍛煉 我健康—平均數(shù)》單元教案 青島版六三制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是在學習了簡單的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學習選擇統(tǒng)計量描述數(shù)據(jù)特征知識的開始,是進一步學習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 本單元息窗呈現(xiàn)的是籃球比賽中藍隊教練準備換人的情境。用統(tǒng)計表的形式提供了7號、8號兩名隊員在小組賽中的得分情況,引導學生解答“該換誰上場”的問題,展開對平均數(shù)知識的學習。通過對兩個小隊立定跳遠成績的整理,認識和學習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 學習 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會求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進一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學會求“較復雜平均數(shù)”的方法,能運用平均數(shù)分析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具體統(tǒng)計活動中,學會同時對兩種數(shù)量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認識一般復式統(tǒng)計表和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3.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情境中,通過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體會學習統(tǒng)計知識的價值。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增強信心,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重點 難點 平均數(shù)的意義, 求較復雜平均數(shù)的方法和對兩種數(shù)量同時進行統(tǒng)計的方法。 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 2.引導學生經(jīng)歷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 3.注重探究問題方法的培養(yǎng)與訓練。 教學 準備 課件、導學案、 課時 劃分 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信息窗1) 2課時 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信息窗2) 1課時 我學會了嗎? 1課時 消費知多少? 1課時 年級 四 主備人 使用人 學科 數(shù)學 課型 新授 課時 第一課時 課題名稱 信息窗1 平均數(shù)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會求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2.能發(fā)現(xiàn)并提出有關平均數(shù)的問題,探索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體會學習平均數(shù)知識的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導學案。 教學流程 個性化修改 自主預習 學習前檢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打籃球嗎?[出示情境圖],瞧,這是在紅隊和藍隊之間進行的一場冠軍爭奪賽,當時藍隊稍稍落后。仔細觀察,比賽正激烈時,發(fā)生了什么?藍隊教練在想什么?要做什么? 2、師:如果你是教練,你會選派什么樣的隊員上場? 3、師:教練正是這樣想的,為了在關鍵時刻選準隊員,他拿出了兩位隊員在小組預賽中的成績記錄單,進行分析,請看(出示表格) 小組交流 合作探究 探索新知。 1.(多媒體展示課本信息窗中的情景圖。) 談話:看,藍隊和紅隊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突然,藍隊的5號隊員腿抽筋了,跑不動了,他還是本隊的主力得分隊員,怎么辦? 籃隊還有7號和8號兩名替補隊員,換誰上場呢?根據(jù)什么? 誰的投籃水平高呢? 學生會說出很多理由。 談話:同學們考慮的這些因素,都很有道理。但是5號隊員是主力得分隊員,替換他的隊員的主要任務是得分,所以我們應該主要從得分能力方面來考慮,對嗎? 以下是這兩名替補隊員在小組賽中的得分情況。 (大屏幕展示得分統(tǒng)計表) 2.談話:根據(jù)這些得分情況,請你動腦想辦法比較出誰的得分能力高? 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最后再在小組中選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想法有: (1)換8號隊員上場,因為8號隊員在小組賽中一共得了40分,7號隊員在小組賽中才得了33分,8號隊員得分多,所以應該換8號隊員上場。 (2)因為兩名隊員上場次數(shù)不一樣,用總分不公平應該比較平均得分。師生共同辯論各種方法的優(yōu)劣。 引導學生體會到算平均得分是最合理的一種方法。 3.談話:怎樣算他們的平均得分?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到臺前展示一下?引導學生借助條形統(tǒng)計圖采用移多補少的方法得到平均分。 4.討論:10分是8號隊員哪場比賽的得分?11分是7號隊員哪場比賽的得分? 引導學生融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使學生明白10分和11分不是8號隊員和7號隊員在哪一場比賽中的得分而是反映他們在所有比賽中的整體得分情況。談話:現(xiàn)在你們認為應該換誰上場? 展示交流 精講釋疑 探討平均數(shù)的計算方法。 師提示:平均分與什么有關?我們應先算出什么?然后再求什么?進行小組交流討論。 7號:(9+11+13)3 8號:(7+13+12+8)4 小結得出平均分的計算方法: 總分 出場數(shù)=平均分 后檢反饋 當堂達標 談話:同學們,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有關平均數(shù)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請大家輕聲地把問題讀一讀,思考之后,可以和同座交流自己的看法。。 (1)一條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強身高1.2米,他不會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2)城南小學全體同學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個同學一定都捐了3元。() 2.小明身高125厘米,如果他跌進一個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水塘里會有危險嗎?請運用今天所學知識來分析一下。 拓展交流 總結提升 小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小教練——統(tǒng)計 7號:(9+11+13)3 8號:(7+13+12+8)4 中心小學 xx下學期課堂教案 年級 四 主備人 使用人 學科 數(shù)學 課型 新授 課時 第二課時 課題名稱 信息窗1 平均數(shù)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進一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會計算較復雜的平均數(shù)。 2.能根據(jù)具體情況運用平均數(shù)解決與分析實際問題,發(fā)展學生統(tǒng)計觀。 3.進一步增強于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求較復雜平均數(shù)的方法,復式統(tǒng)計表。 教學難點 求較復雜平均數(shù)的方法,復式統(tǒng)計表。 教學準備 課件、導學案。 教學流程 個性化修改 自主預習 學習前檢 一、理解意義 談話:上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平均數(shù),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數(shù),請大家先想一想,你是怎樣理解平均數(shù)這個知識的? 小組交流 合作探究 掌握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探討策略。 (1)準備盛著水的4個同樣帶有刻度的杯子,每個杯子里分別裝有6厘米、2厘米、5厘米、3厘米刻度的水,還有一個大杯子。 (2)如果把四個杯子中的水倒得同樣多你有哪些方法? 2.小組合作,研究方法。(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嘗試解決。 (1)移多補少。從6厘米高的水杯中倒2厘米到2厘米高的水杯中,從5厘米高的水杯中倒1厘米到3厘米高的水杯中,這樣每個杯子就有4厘米高的水了。 (2)把四個杯子中的水倒在大杯子中,再平均倒在四個杯子里。 (3)列算式解答: (6+3+2+5)4 4.歸納小結,優(yōu)化方法。 師:在日常生產(chǎn)和生活中,一般用計算的方法解決平均數(shù)的問題。 總數(shù)量 總份數(shù) = 平均數(shù) 問:根據(jù)這個公式,你還能知道什么? 展示交流 精講釋疑 下面是四年級一組同學的仰臥起坐的成績,你能算出他們的平均成績嗎: 姓名 張平 李東 王強 劉明 林海 黃玉 個數(shù) 20 35 35 24 35 31 你計劃怎樣來計算: 師提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一:20+35+35+24+35+31=180(次) 1806=30(次) 生二:353+20+24+31=180(次) 1806=30(次) 小組討論兩種方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先算出全隊的總成績再除以全隊的人數(shù)即:總數(shù)量總份數(shù)=平均數(shù) 不同點:第一種算法是將每一項累加,再除以人數(shù);而第二種算法是用乘法計算出相同的身高數(shù)并相加,再除以總人數(shù)。大家更喜歡哪一種呢?能談一談嗎? 后檢反饋 當堂達標 1.合情推測 四(2)班第一小組同學身高情況統(tǒng)計表 學號 1 2 3 4 5 6 身高(厘米) 131 136 138 140 141 142 師問: A、明明算了他們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不計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對不對? (讓學生明白:平均數(shù)的大小應該在最大的數(shù)和最小的數(shù)之間,這里最大的數(shù)就是142,平均數(shù)不可能超過142,所以平均身高143厘米是錯誤的。 ) B、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求他們的平均數(shù)呢? C、指名列式,老師告訴答案為138厘米。 由此,你能不能猜測一下,四(2)班全班同學的平均身高大約是多少? D、你想了解我國四年級同學的平均身高嗎? 出示:根據(jù)健康網(wǎng)的報道,全國四年級小學生的平均身高約是139厘米。看到全國四年級小學生的平均身高,結合自己的身高,你有什么想法? 2.師生共同解決自主練習的6、7題。 拓展交流 總結提升 說說你都有哪些收獲?還有不懂的問題嗎? 板書設計 小教練--------統(tǒng)計 總數(shù)量 總份數(shù) = 平均數(shù) 中心小學 xx下學期課堂教案 年級 四 主備人 使用人 學科 數(shù)學 課型 新授 課時 第三課時 課題名稱 信息窗 2統(tǒng)計-復式統(tǒng)計表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學會復式分段統(tǒng)計的方法,并能根據(jù)分段統(tǒng)計的結果做出分析與判斷。 2.在實際探索活動中,體會復式分段統(tǒng)計在對事物進行綜合分析判斷時的作用。 3.結合現(xiàn)實統(tǒng)計活動,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事例,學會復式分段統(tǒng)計的方法,并能根據(jù)分段統(tǒng)計的結果做出分析與判斷。 教學難點 在實際探索活動中,體會復式分段統(tǒng)計在對事物進行綜合分析判斷時的作用。 教學準備 課件、導學案。 教學流程 個性化修改 自主預習 學習前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為了達到我鍛煉,我健康的目的,學校組織學生進行了立定跳遠活動?,F(xiàn)搜集到了兩隊隊員立定跳遠的成績(出示兩隊的成績單) 教師: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小組交流 合作探究 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教師:用什么方法能比較出哪個隊的成績好呢? (學生獨立思考) 教師:哪個小組愿意來交流一下你們組的想法? (小組匯報) 教師:為了清楚地看出各隊隊員立定跳遠成績的分布情況,你認為用什么方法比較好? 學生大多會聯(lián)系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教師應及時讓學生討論除了求平均數(shù)方法之外的解決方法,從而突出本課的主題。(學生討論,知道用統(tǒng)計的方法整理數(shù)據(jù)更科學) 教師:為了便于大家整理,老師為每個小組提供了三種不同的表格(單式,復式、復式分段),請你們小組商量一下,選擇一種統(tǒng)計表將各隊的成績整理一下。(小組討論整理) 教師:請同學們把你們整理的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教師可有目的地讓不同的小組進行交流)(學生交流) 教師:對各組的整理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引導學生根據(jù)每個小組交流的意見,逐步統(tǒng)一到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上來。) 展示交流 精講釋疑 教師:剛才同學們發(fā)現(xiàn),從這個統(tǒng)計表中能比較容易的看出兩個隊的立定跳遠水平。那請你仔細觀察一下這個統(tǒng)計表是怎樣進行統(tǒng)計的? 與以往的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不同?能體現(xiàn)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統(tǒng)計表為復式統(tǒng)計表。 教師:從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中,你認為哪隊立定跳遠力好? (學生交流自己的分析結果,說出得出結論的理由和這種統(tǒng)計方法的優(yōu)點。) 教師:我們通常把這種統(tǒng)計的方法稱為復式分段統(tǒng)計,它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 后檢反饋 當堂達標 1.課本98頁自主練習第1題 學生獨立整理數(shù)據(jù),完成統(tǒng)計表。 小組之間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課本98頁自主練習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分析、發(fā)現(xiàn)。 學生獨立完成。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課本第99頁第3題。 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該年齡段兒童在獨立性發(fā)展方面的差異。 拓展交流 總結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滿意嗎? 板書設計 復式分段統(tǒng)計 1.求平均數(shù) 2.復式統(tǒng)計圖,進行分段統(tǒng)計。 中心小學 xx下學期課堂教案 年級 四 主備人 使用人 學科 數(shù)學 課型 新授 課時 第四課時 課題名稱 統(tǒng)計——我學會了嗎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能運用平均數(shù)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比較熟練地對兩種數(shù)量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并能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教學重點 能運用平均數(shù)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能運用平均數(shù)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導學案。 教學流程 個性化修改 自主預習 學習前檢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對統(tǒng)計這一單元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和復習。 學習了本單元內容你有什么收獲?學生交流并在班內進行匯報。師根據(jù)匯報成果進行總結。板書課題。 小組交流 合作探究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師:請你在課本的91至99頁找一找,看哪些知識是需要我們復習和整理的。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系統(tǒng)歸納能力?!? 1.分類整理。 (1)學生舉例求平均數(shù)的習題和復習分段的習題。 (2)小組合作思考:根據(jù)什么標準分類? (3)小組匯報,復習相關知識。 2.整理計算方法。 (1)在小組內總結方法 (2)全班交流 (3)整理復習,形成網(wǎng)絡 3.小結。 在整理復習過程中,大家先找出了需要復習的內容,再通過分類整理的方法進行了整理和復習,這個方法也可以用到我們以后的學習過程中。 4.關注全國普通話等級考試信息內容。 (1)求出平均分,完成表格內容。 (讓學生獨立練習,然后在班內進行匯報。) (2)完成復式統(tǒng)計表。 (3)分析本次測試的成績。 (要求學生匯報自己的結果,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展示交流 精講釋疑 師:求平均數(shù)的關鍵是要先弄清被平均的數(shù)量是什么,總數(shù)是多少;以及要求的平均數(shù)是按照什么平均的,要平均分成多少份。 后檢反饋 當堂達標 1.第四小學剪紙小組做剪紙練習。六年級48人,共剪267件,五年級50人,共剪292件;四年級47人,每人剪6件。這三個年級學生平均每人剪多少件? (1)教師引導:“注意這里是要按照什么數(shù)量平均,被平均的數(shù)量是什么,怎樣求出總數(shù)。”(2)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弄清上面強調的關鍵。(這道題中被平均的數(shù)量是剪紙總件數(shù),要按照剪紙小組所有學生的人數(shù)平均,所以必須要先求出剪紙總件數(shù)和照剪紙小組所有學生的人數(shù),就能求出平均每人做幾件。) 2.閱讀和填寫統(tǒng)計表。 讓學生獨立填寫“我學會了嗎”第二小題。 學生獨立完成,填完后,指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填的。集體訂正。 拓展交流 總結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滿意嗎? 板書設計 統(tǒng)計——我學會了嗎 (93+1034+113)(3+34+3) =(27+340+33)40 =40040 =10 中心小學 xx下學期課堂教案 年級 四 主備人 使用人 學科 數(shù)學 課型 新授 課時 第五課時 課題名稱 消費知多少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調查、搜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增強統(tǒng)計意識。 2.在分析數(shù)據(jù)作出判斷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 3.通過對自我消費行為的反思,學會合理消費,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珍惜勞動成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調查、搜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增強統(tǒng)計意識。 教學難點 在分析數(shù)據(jù)作出判斷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準備 課件、導學案。 教學流程 個性化修改 自主預習 學習前檢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的日常消費主要在哪些方面?你知道你的日常消費大約是多少嗎? 學生自由交流,師引導學生明確“學生日常消費”研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大課題。板書課題:消費知多少。 小組交流 合作探究 制定活動方案 師:我們怎樣了解自己一學期的消費情況?(學生發(fā)言)讓我們來制定一個方案 好嗎?你覺得制定方案前我們要弄清哪些問題呢?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師引導學生整理。 1.明確一學期的消費都包括哪些方面。主要包括:學習消費、生活消費、其他消費。 2.確定收集收據(jù)的途徑和方法??梢砸约议L、老師等作為調查對象;調查時間可以以學期為單位,也可以以月為單位。 3.要設計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便于調查記錄。 學生分組制定研究方案。全班交流。 展示交流 精講釋疑 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1.師:在收集數(shù)據(jù)時都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發(fā)言,探討。師引導:照制定方案開展活動,可以向家長和教師進行調查,也可以查閱自己的消費記錄,要保證數(shù)據(jù)真實、準確。 2.師:怎么才能科學地整理數(shù)據(jù)? 學生個別交流后,確定:先將調查數(shù)據(jù)合理分組,用分段統(tǒng)計的方式進行整理,再全班匯總用條形統(tǒng)計圖呈現(xiàn),并與父母的收入進行比較,填寫比較記錄表。 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1.抽象概括: 引導學生將統(tǒng)計結果在全班展示,交流。 師:通過這次調查研究,你都知道了什么?這些消費都合理嗎?看了上面的 統(tǒng)計圖表,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總結提升 師: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想?你覺得自己在哪方面收獲最大?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后檢反饋 當堂達標 1.學生欣賞圖片,感受節(jié)約糧食的重要性。 2.師倡導。節(jié)約是美德,節(jié)約是品質,節(jié)約是責任,所以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jié)約一滴水、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油、一分電話費等做起,自覺爭做節(jié)約的模范。 拓展交流 總結提升 師:通過這次活動大家知道了哪個消費區(qū)域的人數(shù)比較多,反思了自己的消費行為,希望大家能體會父母的工作辛苦,從小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板書設計 消費知多少 1.制定活動方案 2.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 附送: 2019年(春)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四單元《巧手小工 匠 認識多邊形》單元備課教案 青島版六三制 課題:信息窗1 組裝自行車 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教學內容:教材 32--35頁 第一、二個紅點,自主練習第1、2、3題。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三角形的過程,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2、利用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3、通過學生的獨立、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初步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 2、教學難點:認識三角形的高。會畫三角形的高。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課件,三角形紙,三角板,釘子板。 2、學具準備:三角板,三角形紙片,用木條做的四邊形、五邊形框架和三角形框架。 必須要求學生盡量用木條做框架。 3、預習提綱:獨自閱讀課本第32—33頁, ①通過拉一拉可以發(fā)現(xiàn)三角形無法拉動,說明三角形具有( ) ②我知道由( )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一個三角形有( )個頂點,( )條高,( )條邊。 ③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 )和( ?。┲g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 ),作三角形的高一般用( )線畫,并要標出( )符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 1、談話:三角形是一種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很廣泛的圖形! 你能從圖中找出三角形嗎? 2、為什么隔板的支架、自行車的支架設計成三角形呢? 師點題:三角形到底有什么魅力,使人們在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它?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認識三角形。 二、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一)解決紅點1.為什么做成三角形? 1、實物感知:三角形真的牢固嗎?讓我們動手試一試。每個小組內有一個三角形框架和一個四邊形框架,先觀察一下,兩者間有什么區(qū)別? 2、辨一辨:學生分小組拉一拉用木條做的四邊形框架和三角形框架,并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有的學生可能啦三角形或四邊形的邊,有的可能拉角。 3、匯報交流:三角形框架形狀沒有發(fā)生改變,多邊形形狀變了。 談話: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可能回答:三角形有三條邊把它的形狀固定住了,所以怎么拉它也不會變形,而四邊形、五邊形不具穩(wěn)定性,輕輕一拉就變形了。 4、總結:剛才同學說的很對,三角形是牢固的,也可以說它具有穩(wěn)定性。 (板書:三角形的特性:穩(wěn)定性) 5、練習:自主練習第1題。 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例子?(學生舉例) 談話: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在生活中的體現(xiàn)無處不在,請看(圖片展示:建筑上的斜拉橋、鐵塔、自行車架、照相機三角支架 、電線桿、房屋的金字架、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吊車的長臂、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曬衣架,太陽能架、大廣告牌后面三角支架,相框后三角支架,固定小樹用三角形,鐵欄桿里外每隔一段有一支斜的鐵桿,構成三角形。)細心觀察你還會發(fā)現(xiàn)更多呢。 引導學生課下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例子,體會生活中的數(shù)學。 (二)教學紅點2. 三角形的特征 1、畫一畫:獨自畫出一個三角形,找出三角形的特征。 出示標明名稱的三角形,生看、讀、閉眼想一想。 問: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生想、小組交流。 師總結,板書。強調:三條線段、圍成。 “圍成”孩子們可能理解的不夠準確,可以詳細些說清是: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連,圍成封閉的圖形是三角形。 2、、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角(3)、邊(3)、頂點(3) 3、動手操作:出示三角形高的圖,讓學生觀察:三角形的高是怎么畫的?生觀察。 讓學生先折一折并展開。(同桌活動)用三角板沿著折痕畫一條虛線。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折痕與底邊所形成的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出示標出底和高的三角形,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小結并板書:三角形的高與底互相垂直。 師演示畫三角形的高的步驟和方法。 強調要用直尺畫,虛線、標直角符號、寫上高和底。 同桌說一說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明確三角形的高是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的垂直線段,一共有三個頂點,所以三角形的高有三條。特別是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高要弄清楚有幾條,如何畫。 三、鞏固練習 (一)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 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作三角形。 ( ) 2.所有三角形都有三條高。 ( ) (此題先讓學生獨立做,通過交流進一步鞏固三角形的特征。) (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做房屋的架子是運用了三角形的( )。 A.有三條邊的特性 B.易變形的特性 C.穩(wěn)定不變形的特性 (此題先結合實例回顧三角形的特性。) (三)、畫一畫:畫出三角形各邊的高?! ? (注意對有困難學生三角形畫高的指導。) 四、課堂總結,結合板書進行知識梳理 1、三角形的組成: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和3個頂點。 2、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 3、從三角形的3個頂點向對邊作垂線,就是三角形的高。每個三角形有3條高。 五、課堂檢測。 1、自主練習1—3題 第2課時: 課題:信息窗1 組裝自行車 三角形的分類 教學內容:教材第33—36頁第三個紅點,自主練習第4---9題。 教學目標: 1.會按角的大小對三角形進行分類,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2、進一步掌握學會分類的方法,并培養(yǎng)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問題意識,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團結合作精神,激發(fā)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會按角的大小對三角形進行分類,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課件,三角板。 2、學具準備:三角板,三角形紙片。 3、預習提綱:獨自閱讀課本第33—34頁, ①三角形的分類可以按( ?。┖停ā 。﹣矸?。 ②觀察三角形的角的大小發(fā)現(xiàn):( )( ?。ā 。? ③利用角的邊進行分類:( ?。ā 。? 教學過程:合作探究 解決問題 (一)觀察分析,按角分類。 1.談話:每個小組的學具袋里都放著許多三角形,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看起來好象各不相同,可細心的人發(fā)現(xiàn)有一些三角形放在一起還有不少共同點呢。請大家仔細觀察三角形中各角的特點,以小組為單位,將學具袋里的三角形分分類,抓住主要特征為這類三角形起個名字。(學生操作) 學生匯報分類結果。 你能給你們分的這幾類三角形分別起個名字嗎? (三個都是銳角, 叫銳角三角形。 一個直角,兩個銳角,叫直角三角形 。 一個鈍角,兩個銳角,叫鈍角三角形) 2.鞏固:談話:下面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請同學們扮演這三種不同類型的三角形來向大家作以簡單介紹。(我是一個三角形,我的特點是……)其他同學根據(jù)它的介紹來猜猜它的名字,好嗎? 認識了三種三角形,你能根據(jù)各自的特征把他們畫下來嗎? (二)觀察三邊,按邊分類 談話:我了解了三角形按角可以分為三類,其實它們的邊也可作為分類的依據(jù)。(出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小組討論一下,它們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樣分類。(引導學生用量,對折……的方法驗證一下)(學生討論)邊分類邊回答 三條邊都不相等: 不等邊三角形 兩邊相等: 等腰三角形 三條邊都相等: 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有時我們把等邊三角形看成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一種特殊情況。 談話: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各部分也有名稱。 請同學介紹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小結:我們通過剛才的學習了解到三角形如果按角分可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還有兩邊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三邊相等的等邊三角形。 三、鞏固練習 填空。 1.三角形按角的大小來分,可分為( )、( )、( )三類。 2.( )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判斷。(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1.一個三角形里如果有兩個銳角,一定是一個銳角三角形。( ) 2.等邊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 ) 3.等腰三角形不一定都是銳角三角形。 ( )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邊三角形。 ( ) 5.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個直角。 ( ) 四、課堂總結,結合板書進行知識梳理 1、三角形按角分類: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2、三角形按邊分類: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正三角形)“ 3、等邊三角形(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五、 限時作業(yè) 配套練習冊,部分練習。 1、做這道題時可以延伸課后自主練習第六小題的畫法讓學生嘗試獨立畫然后再集體糾正。 雖然對于畫三角形,在課上已經(jīng)手把手教了,但是部分學生還是不會畫,尤其是不能找到在方格紙中畫三角形的竅門。主要原因還是由于對于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掌握不夠扎實。還需要多讓孩子們畫一下。 第3課時 課題:信息窗一練習課 教學內容: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34~36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系統(tǒng)地整理各種三角形 2. 能夠按照不同的標準對三角形進行正確的分類(按邊分、按角分)。 3. 通過動手自己拼搭三角形,進一步探索三角形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思維發(fā)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體驗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梳理歸類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三角形,請你說一說你知道了那些知識。 (出示課題:三角形) 1.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運用: 師:找找生活中的三角形。(觀看媒體圖片) 2. 出示五個不同形狀的三角形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提問:“你們看了這些三角形,想到了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整理并板書各三角形的名稱和特征。(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那你愿意自己也來畫一組這樣的三角形嗎? 二、分析推理,判斷屬性 1、出示七個三角形,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它們的角與邊,判斷它們各是什么三角形,并說明判斷的依據(jù)和理由。 師:請你們小組合作,把這些三角形分分類。 2、分組合作,交流匯報 ⑴:按角分可以分為:①③是銳角三角形;④⑦是直角三角形;②⑤⑥是鈍角三角形。 ⑵:按邊分可以分為:②⑥⑦是等腰三角形;③是等邊三角形;①④⑤是任意三角形; 3. 復習各種三角形的概念 問:那什么是銳角三角形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在一個三角形中至少有幾個銳角? 按邊分的時候,你的依據(jù)是什么? 4. 認識等腰直角三角形。 1) 問:根據(jù)我們剛才的分類,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⑦不但是直角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那這樣的三角形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個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并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就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有一些三角形不但是等腰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或銳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2) 出示:2個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讓學生觀察它們一樣嗎? 得出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狀都相同,但是大小可以不同。 三、組織討論,判斷正誤 ⒈ 教師用屏幕出示下列判斷題,要求學生先小組議論每道題的說法是對還是錯,并說明理由,然后集中交流。 ⑴ 等邊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 ) ⑵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 ) ⑶ 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等邊三角形。 ( ) (4) 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直角三角形。 ( ) (5) 等邊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 ) (6)一個三角形至少有兩個銳角。 ( ) ⒉ 學生獨立完成自主練習12。組內交流,集體反饋中注意請學生說出自己的選擇理由。 四、探究實踐 1、完成自主練習3,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分別劃出底邊的高,并畫在書上。集體交流時,明確畫法,特別關注學生垂直線段的畫法。 2、完成自主練習4 學生根據(jù)題目要求自己數(shù)一數(shù),集體交流時注意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數(shù)法,以確保不重復也不遺漏。 3、完成自主練習9,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顒又?,鼓勵學生充分想象,拼出各種美麗圖案。活動結束展示學生作品,生生間評價 第4課時 課題:信息窗2 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 教學內容:教材第37—39頁第一個紅點,自主練習第1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并應用該關系解釋一些生活現(xiàn)象,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 2.培養(yǎng)問題意識,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團結合作精神,激發(fā)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 教學難點:能正確運用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課件,釘子板。 2、學具準備:木條 3、預習提綱:獨自閱讀教材37――38頁。 ①三角形有( )條邊。 ②我發(fā)現(xiàn):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 )第三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三角形,誰能說說什么叫三角形?(屏幕顯示: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你認為這句話中最重要的是哪個詞?什么叫“圍成”? 2、那么是不是說,只要給你三條線段,就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呢? (教學預測及應變策略:大部分學生憑直覺都會自信地說“能”,如果情況不是這樣教學也可按以下方案進行。) 師:請同學們各自在小組內選一套小棒驗證一下(要求三根小棒首尾相接。這些小棒的長度是任意的,有的不能擺成三角形)。 (教學預測:有一半學生擺不成,驗證的結果與學生自己的直覺不一致,從而產(chǎn)生“數(shù)學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究該問題的強烈欲望。) 師:通過擺小棒驗證,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匯報:有的組選用的小棒能圍成三角形,有的組則不能。 (教學預測及應變策略:有的學生說自己圍成了一個三角形,有的說圍不成,如果還有個別學生說出其中的“原因”——即三邊關系,則可把這“原因”作為學生的猜測,直接引導學生驗證。) 3、對于大家擺的結果,你有什么疑問?(為什么有的能圍,有的不能圍?到底什么樣的三根小棒才能圍成三角形?……) 同學們,我們的疑問,實際上很早以前許多科學家就提出來了。后來,他們想了很多辦法,經(jīng)過實驗探索,終于找出了問題的答案。今天,我們也來當個小小數(shù)學家,一起探索這個問題,愿意嗎? 二、探究新知 解決問題 1、擺一擺:讓學生分組利用手中的小棒去擺三角形,并進行記錄。 2、匯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交流得知:有的3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有的3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 3、動手驗證三角形3條邊之間的關系。 師:在我們圍三角形的時候,有一組同學的三條線段圍不成三角形, 看來不是任意三個小棒就可以圍成三角形,這里面也有奧秘。 這與它三條線段的長短有關。現(xiàn)在我們就下列每組數(shù)是三根小木棒的長度,用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學生每回答一題后就利用電腦動畫進行演示:三條線段是否能組成三角形) 來討論這個問題——到底組成三角形的這三條線段有什么特點?學生小組活動:(時間約6分鐘)。 可以圍成的三角形: ①3cm 5cm 6cm ②2cm 5cm 6cm 不能圍成的三角形: ①2cm 3cm 6cm ②2cm 3cm 5cm 三、歸納總結。 1、小組討論:完整地說說什么樣的三條線段能圍成三角形,什么樣的三條線段不能圍成三角形? 2、電腦出示數(shù)學家的探索結果: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課件出示)我們的發(fā)現(xiàn)和數(shù)學家的探索結果到底一不一樣?為什么? 3、既然都一樣,這里為什么強調“任意”呢?(課件出示一幅三角形圖,邊長分別是5厘米、7厘米、9厘米。)這三條邊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你們看,用上“任意”兩個字,就把三角形邊的關系的三種情況都非常簡潔地概括了出來。多好?。〉?,判斷的時候有沒有更簡潔的方法? 同學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探索出了跟數(shù)學家意思一樣的結果,老師祝賀你們! 4、總結揭題。這節(jié)課你高興嗎,為什么?剛才我們當了一回“小小數(shù)學家”,探索的就是——三角形邊的關系(板書課題) 5、質疑問難。 四、鞏固練習 1、判斷。 (1)任何三條線段都能組成一個三角形。 ( ) (2)因為a+b>c,所以a、b、c三邊可以構成三角形。( ) (3) 以長為3cm、5cm、7cm、10cm、12cm的五條線段中的三條線段為邊,可構成6個三角形。 ( ) 三、、課堂小結,知識梳理 1、三角形3條邊的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2、判斷3條線段是否能圍成三角形,只要把較短的兩條邊相加與最長邊比較即可 四、限時作業(yè) 1、自主練習第1題 2、自主練習第5題 小猴子要做一個三角形支架,已經(jīng)準備好了長8cm和12cm的兩根木料。那么第三根木料該準備多長?并說出你的理由。 第5課時 課題:信息窗2 三角形的內角和 教學內容:教材第38—40頁第二個紅點,自主練習第2、3、4、6、8、9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 2.能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guī)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是的結論。 教學難點:能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guī)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shù)。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 2、學具準備:小棒、量角器、三角板 3、預習提綱:獨自閱讀教材第38頁 ①在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 )個鈍角,( )個直角,( )個銳角。 ②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 )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提出問題 1、談話: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三角形,你知道哪些關于三角形的知識? 2、我們在討論三角形知識的時候,三角形中的三個好朋友卻吵了起來,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課件 詳細內容說明:一個大的直角三角形說:“我的個頭大,我的內角和一定比你們大。”一個鈍角三角形說:“我有一個鈍角,我的內角和才是最大的。”一個小的銳角三角形很委屈的樣子說:“是這樣嗎?”(它們在爭論誰的內角和大。) 你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嗎? 通過學生討論,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shù)和。 3、故事中到底誰說得對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的內角和。 三角形3個內角和的度數(shù)是多少度? 二、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探究三角形內角和的特點 (1)量一量 你認為怎樣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 學生會想到: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分別量出來,再用加法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 學生活動(小組合作---每組準備三種不同的三角形)量角,求和,完成第43頁的表格。 學生交流匯報測量結果。 從剛才的交流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發(fā)現(xiàn):不管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 (在量的過程中,由于誤差,有的學生可能算出內角和在180左右,這時教師要相機誘導:在測量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誤差是正常的,因為同學們畫的角不夠標準,量角器的不同,還有本身測量的原因都可能導致誤差。) 師:看來量一量會出現(xiàn)誤差,那么你還有其它的更科學的辦法進行驗證嗎?引導學生想到拼一拼。 (2)拼一拼 學生分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并給予必要的指導。 學生展示交流, 師:從大家的交流中,我們發(fā)現(xiàn)都可以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成一個平角,證明“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 (3)折一折 小組活動,學生交流: 展示匯報1、將正方形(或長方形)紙沿對角線對折,這樣,就折成了兩個大小一樣的三角形。因為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四個直角的和是360,所以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它的一半,是180。 2: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可以折成一個直角,也就是說,在直角三角形中,兩個銳角的和是90,因此三角形內角和就是180。 2、歸納 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得出了什么結論?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 3、師談話:三個三角形爭論的問題現(xiàn)在能解決了嗎?你現(xiàn)在想對這三個三角形說點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對得出的規(guī)律做系統(tǒng)的整理。 三、鞏固練習 1、判斷。 (1)一個三角形中可以有兩個直角。 ( ) (2)一個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角是銳角。( ) (3)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度數(shù)是80度,75度,24度。 ( ) (4)兩個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大四邊形,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 ) (5)鈍角三角形有內角和大于銳角三角形的內角和。( ) (6)任何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 ) 2、你知道它們的內角和嗎? 把一個大三角形分成兩個小三角形,每個小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兩個小三角形拼成的大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3、選度數(shù),組三角形 (課件顯示如下) 請選出三個角的度數(shù)來組成一個三角形 10 18 15 150 130 72 20 50 70 35 75 52 56 54 58 60 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操作課件,把學生選擇的度數(shù)拖入方框內,通過電腦計算相加是否等于180,來驗證學生的選擇是否正確。驗證學生選的對了以后,再讓學生判斷選擇的度數(shù)所組成的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類,并說出理由。 四、歸納總結: 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五、限時作業(yè) 1、自主練習2、3、6、8、9題 第6課時 課題:信息窗2練習課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2.會利用三角形三邊不等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及其確定三角形第三邊的取值范圍,利用三角形內角和的關系判斷其他角的度數(shù)。 教學重難點: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確定三角形第三邊的取值范圍。 教學過程: 1.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三角形,你了解了有關三角形的哪些知識? 2.談話:下面我們一起來檢驗自己到底學習的怎么樣?完成自主練習,請小組之間討論交流,展示匯報。 3.學生獨立自主完成選擇題,然后小組討論后交流,匯報展示。 4.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第一題-動手操作,然后小組展示匯報交流。教師同時用課件展示。 5.學生獨立完成第二題,然后指名回答,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6. 學生先自主完成挑戰(zhàn)題 第三題,再小組內討論 解決方法并且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7.挑戰(zhàn)題第五題,請學生自己先思考,動手操作,然后小組內說說自己的想法,討論后小組交流展示。 小結:三角形第三邊大于兩邊之差,小于兩邊之和 8.完成第六題選一選,讓學生說一說理由,第4小題,可以在練習本上畫一畫。 9.第七題,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10.總結全課 談話:三角形看似這么簡單的一個圖形,其中既然蘊含了這么多奧秘,還幫住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看來學好數(shù)學對我們很重要! 第7課時 課題: 信息窗3:認識平行四邊形 教學內容:教材第41--43頁紅點一,自主練習1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動手操作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的高。 2、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能正確判斷一個平面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能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 3、學生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認識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會做平行四邊形底邊上的高。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直尺、三角板 2、學具準備:硬紙條4根 硬木條也行 3、預習提綱:閱讀教材41頁內容 ①兩組對邊分別互相平行的四邊形叫做( ) ②用四根硬紙條訂成一個長方形,捏住對角向兩邊拉就形成一個( ) ③平行四邊形的特性是( ) ④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的一點到它對邊的( )叫做平行四邊形的( ),這條對邊是平行四邊形的( )。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提出問題。 1、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首先從四邊形開始。在腦子里想一個四邊形......請把你想到的四邊形畫出來,比一比,看誰在1分鐘內畫得又多又好。 2、課件出示各種四邊形。交流:我們把這些圖形稱作四邊形,他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嗎?(四條邊,四個角) 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強調:四邊形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二、探究新知 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情境圖,學生交流:圖中哪些地方有四邊形?衣架是什么形狀的,它有哪些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談話:同學們都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如果老師讓你做一個平行四邊形,你準備怎么做? 2.學生用手里材料做,做完后同桌交流:“我是怎么做平行四邊形的?”教師巡視指導。 3、上臺來展示自己是怎么做的。 學情預設:(1)用釘子板圍;(2)用小棒擺的;(3)用方格圖上畫;(4)直接折的;(5)用剪刀剪…… 4、談話:同學們想出的辦法真多,請同學們觀察一下自己面前的平行四邊形,它的邊有什么共同特點呢? 先在小組交流: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師: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能證明這些猜想嗎?想想辦法,動手試試。 學生匯報證明方法。 (教師結合回答用課件演示驗證過程。) 小結:通過以上研究,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相鄰的兩個角相加是180(平角),內角和是360,對角相等?! ? 根據(jù)學生的發(fā)現(xiàn)板書:(特征:對邊平行,對邊相等。特性:容易變形) 三、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1.認識高、底。 課件出示一張平行四邊形的圖,介紹:這是一個平行四邊形,上下對邊是一組平行線,你能量出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嗎?應該怎么量?把你量的線段畫出來。 學生自己嘗試后交流。 2.老師剛才發(fā)現(xiàn),大家畫的垂直線段位置都不一樣,你們想想這是為什么呢?這樣的線段到底有多少條呢?(一組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有無數(shù)條。) ?。ㄕn件演示作高的方法)說明:在平行四邊形里,一組對邊之間的垂直線段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而對邊就是底。 3.學生自主看書上P42頁,說一說:什么是平行四邊形的高?什么是底? 4、想一想: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的高有幾條? 三、鞏固練習 1.判斷(在括號里對的打“√”,錯的打“”) (1) 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 ?。?)平行四邊形具有穩(wěn)定性。( ) (3) 平行四邊形有兩條高。( ) 2.選擇 (1)平行四邊形的( )相等。 A.四個角 B.四條邊 C.對邊 (2)當一個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也相等時,這個四邊形是( )。 A.平行四邊形 B.正方形 C.長方形 3.解決問題。 平行四邊形的周長是16厘米,其中一條邊長是5厘米。平行四邊形另外三條邊分別是多少厘米? 三、課堂總結 知識梳理 1、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它對邊的垂直線段,是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是平行四邊形的底。 四、限時作業(yè) 1、完成自主練習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讓學生明確高的基本畫法及應注意的地方。追問:如果把另一邊看做底,你還會畫出它的高嗎? 第8課時 課題:信息窗3 認識梯形 教學內容:教材第42—45頁 紅點二 自主練習 2—7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梯形,認識梯形的高及各邊的名稱,認識等腰梯形。 2、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平面-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我鍛煉 我健康平均數(shù) 2019年春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八單元我鍛煉 我健康平均數(shù)單元教案 青島版六三制 2019 四年級 數(shù)學 下冊 第八 單元 鍛煉 健康 平均數(shù) 教案 青島 版六三制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559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