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下第四單元4.3《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word教案.doc
《2019春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下第四單元4.3《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word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春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下第四單元4.3《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word教案.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春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下第四單元4.3《自然資 源的利用和保護》word教案 一 設計理念 建設和諧高效課堂必須讓和諧思維之樹常青,讓和諧、思維之樹常青包括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二是如何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和諧,其內(nèi)容包括教學過程安排是否合理、學生之間的合作是否愉快、教學方式是否恰當,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 1、 設計理念。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著,在教學中教師因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探究與小組內(nèi)成員的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 2、 通過學生自學發(fā)現(xiàn)問題,利用多媒體手段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解決問題。采用知識搶答、問題答辯等形式鞏固所學知識。 二 課程標準及教材分析: 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都離不開對資源的利用,資源的持續(xù)培育和利用,是人類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近代以來,隨著人口的大量增加和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資源的利用規(guī)模和數(shù)量迅速擴大,人們一直在不受阻礙地以掠奪方式利用地球的資源,現(xiàn)在某些自然資源受到嚴重在破壞,甚至有些非可再生資源出現(xiàn)了耗竭的現(xiàn)象。因此安排了本節(jié)內(nèi)容。目的是要讓學生知道,應該在地球系統(tǒng)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限度內(nèi)利用資源,避免自然資源的耗竭,使資源能夠可持續(xù)利用。 本節(jié)著重要使學生初步了解:一、什么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如何分類的? 二、從生產(chǎn)、生活出發(fā),探究自然資源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重要性,;三世界重要的資源的分布;四、從而倡導學生珍惜和節(jié)約自然資源,培養(yǎng)學生保護自然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的意識。 縱觀教材,優(yōu)點明顯:一是數(shù)據(jù)可信說服力強;二是活動類型多樣,注重學生能力發(fā)展。但教材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不夠緊密,部分活動的問題設置超出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三 學情分析: 對于資源與人類的緊密關系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基礎條件,但是中預學生對資源的認識還缺乏系統(tǒng)性、條理性,有些認識不夠全面。、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課標要求分解成若干分要求,然后設置問題情境,依托學生現(xiàn)有感性認識,通過分層遞進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知識的建構,并且形成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地理能力與思維方法;其次,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關心的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活躍的課堂氛圍,形成地理學習的持久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了解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離不開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 2.自然資源的歸類分析 3.知道怎樣合理使用自然資源。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表的閱讀及問題的引導,實現(xiàn)學生讀圖、析圖能力的提升; 2.通過對收集資料的對比分析。學會簡單的數(shù)字分析和對比方法,初步學會運用辯證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使學生認識到自然資源與日常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提高學生對合理利用、保護和節(jié)約自然資源重要意義的認識。 教學重點: 1.人類生產(chǎn)生活與自然資源的重要關系。 2.合理利用、保護和節(jié)約自然資源的重要性及具體做法 3.運用資料、數(shù)據(jù)分析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1.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如何節(jié)約資源、保護資源 2.對具體案例的分析評價。 四 教學方法: 針對重、難點我選擇的教法是情景設置、讀圖分析、討論歸納法,選擇這組教法的目的在于使內(nèi)容更為直觀,凸顯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主體性,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來完成本節(jié)課知識的學習。原則: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在后。 五 說學法 “改變地理學習方式”理念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和交流與合作 自主——合作——探究 歸納——總結——應用 教學準備:制作相應課件、地圖冊、教材圖片、搜集相關資料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從人類社會誕生以來,人類的發(fā)展和進步離不開對自然界的獲取和利用。尤其是當人類進入工業(yè)社會后,對自然的開發(fā)利用成為支撐整個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的命脈所在。 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這些自然資源與我們生產(chǎn)和生活有何關系?在數(shù)量上有何特征?我們應當如何看待和對待世界的自然資源狀況呢?今天因此,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對人類發(fā)展息息相關的重要寶藏——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 一 自然資源的含義和分類 學生分組自學---討論1、什么是自然資源?2、自然資源的分類? 判斷下列哪項是自然資源?陽光、鉛筆、土壤、閃電、風、摩托車 【教師總結】自然資源是人類直接從自然界取得并用于生產(chǎn)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它是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注意:1、自然資源必須是存在于天然界的,而不是由人為因素形成的 2、必須能為人類所利用并能創(chuàng)造出一定的經(jīng)濟價值 3、資源的形式可能是以物質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也可能是以能量的形式 學練結合 掌握重點判斷下列哪項是自然資源? 海洋、魚、煤炭、紙張、風能、電能、冰川、鋼鐵、鐵礦、閃電、棉花、天然氣 【提問】你知道有哪些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chǎn)資源、森林資源、氣候資源。 自然資源還可以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提問】哪些是可再生資源?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總結】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huán)使用的,屬于可再生在原。例如:水資源、氣候資源、森林資源、土地資源等。水資源、氣候資源可以循環(huán)再現(xiàn),土地資源可以重復使用,生物資源可以不斷的生長繁殖。所以都是可再生資源。 非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歷史時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產(chǎn)生, 或使用后在較短時間內(nèi)難以恢復的資源。煤、石油、礦石等礦產(chǎn)資源形成周期很長,在人類歷史時期使用完以后就無法再生,所以是非可再生資源。 學練結合 掌握重點判斷下列哪項是可再生資源石油、風能、水銀、太陽能、金礦、磷礦、耕地、水能 【承轉】自然資源是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取的用于生產(chǎn)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 二 自然資源與我們 那么,同學們能否舉例說明資源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學生活動】小組活動,總結:人類的生產(chǎn)與生活離不開自然資源 三 分布不均的自然資源 小組合作讀圖說出世界森林,鐵,銅,鋁土,煤,石油的分布的國家和地區(qū) 承轉】自然資源為我們提供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那么,如何利用這些資源呢?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 教師總結:可再生資源雖然是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但是存在一個前提條件,即必須是在人類合理利用的前提之下,可再生資源才能永續(xù)利用,而離開這個基本前提,或者說不合理利用,也會使可再生資源變?yōu)椴豢稍偕Y源,如人類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資源,過度開墾和過度放牧很容易導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土地失去原有的價值。 【承轉】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地球上自然資源的數(shù)量是有限度,如何利用這些自然資源 四 自然資源的利用 【學生活動】我們身邊的資源利用過程中有哪些問題 【教師小結】對可再生資源:合理利用,注意保護和培育 對非可再生資源:珍惜和節(jié)約使用 觀看一組各種自然資源的圖片的資料,從這些資料中可以看出什么問題討論:我們應該如何利用資源 【教師小結】水資源——利用不合理——污染、斷流——不可利用一或沒有可利用的--取之盡,用之竭。 土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產(chǎn)力下降,消失——取之盡,用之竭。 節(jié)約資源,重復利用資源,重視資源更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可再生資源:合理利用,注意保護和培育; 非可再生資源:十分珍惜、 節(jié)約使用 具體措施:垃圾分類投放如:可回收垃圾;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有害垃圾:廢電池、廢熒光燈和過期藥品;不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花草、灰土。 補充材料: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jié)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chǎn)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jié)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學以致用 知識升華調(diào)查當?shù)刂饕淖匀毁Y源,列舉合理或不合理開發(fā)的事例,并撰寫簡要報告。 1. 選題:選擇與調(diào)查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調(diào)查。 2. 調(diào)查報告一般包括以下內(nèi)容: 調(diào)查目的 調(diào)查對像 調(diào)查內(nèi)容 調(diào)查方式(一般可選擇:問卷式,訪談法,觀察法,資料法等) 調(diào)查時間 調(diào)查結果 調(diào)查體會(可以是對調(diào)查結果的分析,也可以是找出結果的原因及應對辦法等。) 【教師小結同時,一方面由于世界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還會不斷大量增長;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產(chǎn)能力的提高,自然資源的消耗量也將持續(xù)增長。再加上世界很多國家資源利用不當、保護不力、管理不善等問題突出,導致破壞和浪費嚴重,更加劇了資源問題的嚴峻性。所以我們要看到資源的危機,樹立危機意識,更好地、合理的利用、節(jié)約、保護資源。 所以我們要反思我們以前的行為,正確認識我國資源的現(xiàn)狀,養(yǎng)成正確的行為習慣,為保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做出我們的貢獻。 六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力求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盡可能體現(xiàn)《標準》的要求,注重圖導,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和學生互動,突出重點,淡化難點,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潛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但由于知識水平和學習經(jīng)驗的差異,小組成員間的差異很大,因而個別同學沒有真正參與進來,還需教師在組織教學和駕馭課堂的能力上有所提高。 學習效果評估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全部屬于自然資源的一組是() A.森林 水稻 煤 B.耕地淡水鐵礦石 C.石油 閃電 工礦用地 D.野生動物草地噪聲 2.對于可再生資源開發(fā)利用,正確的是() A.節(jié)約利用,綜合利用 B.尋找新的代替品 C.保護和促進更新 D.極大限度地加以利用 3.下列資源中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A.水能 B.核能 C.磷蝦 D.針葉林 材料二:我國是世界上的資源大國之一,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陽能、煤炭資源分居世界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但人均自然資源占有水平卻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土地面積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月,人均水資源為1川,人均森林面積為1乃。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 (2)2000年11月1日我國進行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國總人口是( )億,是世界人口第{ }大國。隨著人口的增加,我國的自然資源將更加短缺。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實行怎樣的基本國策? 附送: 2019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7.4《動植物與大氣間 的氣體交換》word教案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知道碳酸氫鹽指示劑能檢測氣體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 知道植物呼吸時能釋放能量。 理解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qū)別,以及兩者間的密切聯(lián)系。 能力目標:學會測定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改變的實驗操作,學會實驗結果分析。 學會創(chuàng)設條件進行實驗對比。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如何測定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的實驗方法產(chǎn)生好奇心與興趣,激發(fā)學生動手探究植物如何與大氣進行氣體交換的學習激情。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碳酸氫鹽指示劑在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時的顏色變化。 植物在不同外界條件下進行氣體交換的實驗現(xiàn)象與結果分析。 難點:植物光合作用與生物呼吸作用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植物在強光照條件下存在呼吸作用。 三、教學方法 實驗法,討論法。 四、教學設備 儀器:大試管(7支,連塞)、溫度計、小型保溫瓶。 試劑與材料:碳酸氫鹽指示劑、氫氧化鈉溶液、堿石灰、植物葉片。 課前準備(可讓學生共同參與制作): 1、按課本第250頁下圖所示,提前1小時置備四支試管,每支試管內(nèi)均放有少量碳酸氫鹽指示劑,其中,A管內(nèi)掛一包堿石灰,B管空白,C管內(nèi)放一片新鮮植物葉片,D管內(nèi)放入一片新鮮植物葉片,同時用不透光的黑卡紙遮蓋。 2、提前一天將少量黃豆浸濕發(fā)芽,放入保溫瓶A內(nèi),插入溫度計,瓶口用棉花封口;另取少量干黃豆,放入保溫瓶B內(nèi),同樣插入溫度計,瓶口用棉花封口作對比實驗。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nèi)容 教師的教學指導活動 學生的學習活動 復習 1、當我們在呼吸時,吸入的空氣經(jīng)過了哪幾部分結構? 2、人體的每一個細胞是如何得到氧氣的?又是怎樣排出二氧化碳的? 3、人體吸氣時,肋骨和橫隔膜分別是如何運動的? 1、鼻、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到達肺內(nèi)的細支氣管,最后到達肺泡。 2、人體的細胞從血液中獲得氧氣,細胞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液送回肺泡。 3、吸氣時肋骨向外、向上運動,橫膈膜向下運動。 導入新課 動物生命活動的能量來自于呼吸作用,那么植物生命活動的能量從哪里來呢?是不是也有與動物一樣的呼吸作用呢? 聽講 一、二氧化碳含量變化與碳酸氫鹽指示劑顏色的變化 置備好試劑,連接好課本250頁上圖實驗裝置,打開水流抽氣泵。 1、碳酸氫鹽指示劑什么顏色? 2、根據(jù)以前實驗,碳酸氫鹽指示劑遇二氧化碳氣體變什么色? 3、對比兩組實驗,現(xiàn)象如何?填寫250頁上圖表格。 4、兩組實驗現(xiàn)象為什么會有區(qū)別? 5、從實驗現(xiàn)象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觀察 1、紅色。 2、由紅變黃。 3、空氣進入碳酸氫鹽指示劑后,碳酸氫鹽指示劑變黃色;空氣通入氫氧化鈉溶液后再通入碳酸氫鹽指示劑,碳酸氫鹽指示劑由黃變淡紫。 4、第一組的現(xiàn)象是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作用;第二組是因為氫氧化鈉與堿石灰一樣,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5、當二氧化碳氣體含量上升時,碳酸氫鹽指示劑由紅變黃,當二氧化碳氣體含量下降時,碳酸氫鹽指示劑由黃變紅。 二、植物與大氣氣體交換實驗 (演示四支試管的實驗結果) 請參加實驗準備的同學,說明一下碳酸氫鹽指示劑的顏色情況。要求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思考討論: 1、實驗后碳酸氫鹽指示劑顏色有什么變化?各說明了什么? 2、為什么會變化? 3、試管B有什么作用? 4、課堂作業(yè)250頁填下圖表,251頁上面填空。 參加實驗準備學生:4管密閉試管中均放有碳酸氫鹽指示劑,A管中放有一小包堿石灰;B管中不放任何藥品;C管中放有一片新鮮葉子;D管中放有一片新鮮葉子并用鋁箔遮光。 1、A管C管碳酸氫鹽指示劑變淡紫,說明二氧化碳含量下降了;B管無變化,說明二氧化碳含量不變; D管碳酸氫鹽指示劑變黃色,說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A管二氧化碳含量下降是因為堿石灰吸收了試管里的二氧化碳;C管二氧化碳含量下降是因為新鮮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D管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葉片釋放出二氧化碳 3、作實驗空白對照。 4、完成課堂作業(yè)。 三、植物的呼吸與能量實驗 1、出示251裝置圖中的兩個保溫瓶,請參加實驗準備的同學說明一下實驗的開始狀態(tài)(溫度)。 2、請學生觀察兩個保溫瓶的即時溫度。 3、保溫瓶A的溫度為什么會上升? 4、植物葉片放出二氧化碳,同時吸收氧氣,同時放出能量,說明植物在進行什么作用? 5、“生命不息,呼吸不止”,生物體無時不刻需要能量維持,每一個細胞也就時時刻刻需要氧氣呼吸,動物如此,植物也是如此。 1、開始時溫度均為23℃。 2、保溫瓶A的溫度為32℃,保溫瓶B的溫度仍為23℃。 3、保溫瓶A內(nèi)的種子會釋放能量,釋放的能量一部分轉化成了內(nèi)能,使溫度上升。 4、與動物的呼吸作用一樣,植物也進行呼吸作用。 5、聽講。 四、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比較分析 仔細閱讀252頁表格內(nèi)的問題,思考、討論后填寫表格: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1、場所 含葉綠素的細胞 所有生活著的細胞 2、對光要求 必須有光 有光無光均可 3、氧氣 放出氧氣 吸進氧氣 4、二氧化碳 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二氧化碳 5、有機物 制造有機物 分解有機物 6、能量 把光能→化學能 把化學能→其他形式的能 所以,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是兩個不同的作用。 課堂作業(yè) 252頁表格與填空 六、教學后記-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2019 春上 教育 地理 第四 單元 4.3 自然資源 利用 保護 word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568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