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4單元 14 鴻門宴學案 粵教版必修5.doc
《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4單元 14 鴻門宴學案 粵教版必修5.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4單元 14 鴻門宴學案 粵教版必修5.doc(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4 鴻門宴 [預習——夯實基礎] [知識梳理] 第1步讀準字音——千言萬語總關音 饗士卒( ) 美姬( ) 左尹( ) 鯫生( ) 卮酒( ) 按劍而跽( ) 玉玦( ) 參乘( ) 樊噲( ) 目眥( ) 刀俎( ) 杯杓( ) 得兄事之( ) 百余騎( ) 戮力( ) 【答案】 xiǎnɡ jī yǐn zōu zhī j ju shnɡ kui z zǔ sho děi j l 第2步識記通假——奧妙無窮方塊字 1.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 ) 2.張良出,要項伯。 ( ) 3.秋豪不敢有所近。 ( )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 5.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 ) 6.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 ( ) 7.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 ) 【答案】 1.“距”通“拒”,把守;“內”同“納”,接納 2.“要”通“邀”,邀請 3.“豪”通“毫”,細毛 4.“倍”通“背” 5.“蚤”通“早” 6.“郤”通“隙”,隔閡 7.“參”通“驂” 第3步一詞多義——看我七十二變 1.幸 2.去 3.意 4. 故 5.謝 6.勝 7.舉 8.如 9.坐 10.且 11.于 12.之 13.為 14.辭 【答案】 1.動詞,寵幸 副詞,幸而,幸虧 2.動詞,離開 動詞,距離 3.動詞,料想 名詞,意圖 4.形容詞用作名詞,舊交 連詞,所以 5.動詞,道歉 動詞,道謝 動詞,辭別,告別 6.動詞,經得起,能承受 動詞,(用)盡 形容詞,優(yōu)美的,美好的 7.動詞,舉起 動詞,(殺)盡 動詞,提出 8.動詞,唯恐 動詞,往 動詞,比得上 9.名詞,座位 動詞,坐下 連詞,因為,由于 10.連詞,尚且 副詞,將要 連詞,況且 11.介詞,向,對 介詞,比 介詞,在 12.動詞,往,到……去 代詞,這 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結構助詞,的 13.介詞,替,給 動詞,是 動詞,做,干 句末語氣詞,呢 動詞,成為 動詞,認為 動詞,作為 動詞,做,擔任 介詞,被 14.動詞,推辭 動詞,計較 動詞,告辭 第4步詞類活用——詞性變異含義迥 1.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 )________________ 2.吾得兄事之 ( )________________ 3.常以身翼蔽沛公 ( )________________ 4.頭發(fā)上指 ( )________________ 5.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 )________________ 6.間至軍中 ( )________________ 7.沛公軍霸上 ( )________________ 8.沛公欲王關中 ( )________________ 9.不可不語 ( )________________ 10.籍吏民 ( )________________ 11.范增數(shù)目項王 ( )________________ 12.道芷陽間行 ( )________________ 13.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 )________________ 14.項伯殺人,臣活之 ( )________________ 15.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 )________________ 16.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 ( )________________ 17.此其志不在小 ( )________________ 18.素善留侯張良 ( )________________ 19.秋豪不敢有所近 ( )________________ 20.拔劍撞而破之 (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詞作狀語 在夜里 2.名詞作狀語 用對待兄長的禮節(jié) 3.名詞作狀語 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4.名詞作狀語 向上 5.名詞作狀語 像虎狼一樣 6.名詞作狀語 從小路 7.名詞作動詞 駐軍 8.名詞作動詞 為王,稱王 9.名詞作動詞 告訴 10.名詞作動詞 登記 11.名詞作動詞 使眼色 12.名詞作動詞 取道 13.名詞的使動用法 使……稱王 14.動詞的使動用法 使……活,救活 15.動詞的使動用法 使……跟從,帶領 16.動詞的使動用法 使……止,制止;使……進入,接納 17.形容詞作名詞 小的方面 18.形容詞作動詞 友善,交好 19.形容詞作動詞 接觸,沾染 20.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使……破碎,撞破 第5步古今異義——詞語的昨天和今天 1.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結婚的事;夫妻關系。 2.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副詞,表程度,很。 3.沛公居山東時。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山東省。 4.將軍戰(zhàn)河北①,臣戰(zhàn)河南②。 ①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河北省。 ②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河南省。 5.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詳細地說出。 6.所以遣將守關者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①連詞,表示因果關系;②名詞,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限用于固定詞組中作賓語)。 【答案】 1.兒女親家?!?.意外的變故?!?.崤山之東。 4.①黃河以北的地區(qū)?!、邳S河以南的地區(qū)?!?.小人之言。 6.用來……的原因。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此天子氣也。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屬皆且為所虜!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吾屬今為之虜矣!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然,籍何以至此?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客何為者?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王來何操?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沛公安在?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長于臣。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豎子不足與謀!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孰與君少長?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軍中無以為樂。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財物無所取。 (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判斷句 這是天子的氣象啊。 2.判斷句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 3.判斷句 (將來)奪取項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 4.被動句 你們這些人都將被他俘虜! 5.被動句 我們這些人即將被他俘虜! 6.賓語前置句 如果不是這樣,我憑什么會到這種地步? 7.賓語前置句 你是干什么的? 8.賓語前置句 大王來時帶了什么禮物? 9.賓語前置句 沛公在哪里? 10.狀語后置句 (他)比我大。 11.省略句 這小子不值得和(他)一起謀劃大事! 12.固定句式 (他)和您相比誰小誰大? 13.固定句式 營中沒有什么可以娛樂的。 14.固定句式 一點財物都不占取。 [常識速覽] 識作者 紀傳體的開創(chuàng)者——司馬遷 司馬遷(約前145或前135-?),字子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二十八歲時正式做了太史令,因李陵事件受了宮刑之后,他更加發(fā)奮著述,到五十五歲時終于完成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史記》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記載了漢武帝太初元年之前的三千年歷史,勾畫出古代社會三千年來的歷史面貌?!妒酚洝凡粌H是偉大的歷史著作,其中許多傳記也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魯迅曾評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劉向等人都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識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變,公元前209年爆發(fā)了陳勝、吳廣領導的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劉邦、項羽也起兵江東。項梁擁立原楚懷王之孫為新的“楚懷王”作為反秦勢力的傀儡首領。楚懷王召集諸將結成反秦聯(lián)盟,命主力軍劉邦、項羽兵分南北兩路,合力西擊秦軍,并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入關,相子嬰,還軍霸上;12月項羽破關而入,屯軍新豐鴻門,揚言要同劉邦開戰(zhàn)。公元前206年12月,雙方在新豐鴻門舉行宴會,斗爭開始。 知常識 1.古代座次禮儀: 按古代禮儀,帝王與臣下相對時,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古人筵席時,設在“堂”上的筵席比較正式,座次一般以南向為尊,故主賓座位在北,而主人、副賓、主方陪同座位則分別在東、南、西,西座為末座。而設在“室”內的宴飲活動,帶有因私性質,賓主之間相對時,則為賓東向,主西向;長幼之間相對時,長者東向,幼者西向。宴席以東向最尊,次為南向,再次為北向,西向侍坐。 2.古代地區(qū)名: ①三秦:陜西一帶,古代為秦地,項羽滅秦后,把秦地分為雍、塞、翟三部分,故稱三秦。 ②三江:泛指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③嶺南:五嶺以南地區(qū),今廣東、廣西及海南全境,相對中原來說,該地在五嶺以外,故又稱“領表”。 ④江左: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 ⑤江東: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 ⑥江表:長江以南的地區(qū)。 [探究——精研文本] [整體感知] 本文以“鴻門宴”為中心,以殺不殺劉邦為線索,按時間順序展開故事情節(jié),從一個側面集中描寫了劉、項之間尖銳激烈的斗爭,表現(xiàn)了項羽胸無城府,缺乏遠見,沽名釣譽和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特征。文章以項羽欲擊劉邦始,到劉邦被放終;以曹無傷告密始,到曹無傷被殺終;以范增勸說項羽始,到范增怒罵項羽終。矛盾復雜,波瀾起伏,雖是節(jié)選,卻結構嚴謹,前后呼應緊密,是一個動人的完整故事。 [文脈梳理] 【答案】?、倮瓟n項伯?、诜对雠e玦 [文本深讀] ■自主探究…………………………………………………………………… 1.項羽接到曹無傷的密報后,當即“大怒”,這一個“怒”字內涵相當豐富。請說說其中包含了哪些東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就矛盾的焦點而言,天下雖大,王卻只有一個;就力量對比而言,項羽此時占有絕對優(yōu)勢,再加上秦軍主力是項羽消滅的,而他又是楚王后裔。因此,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居然要“王關中”,這是項羽萬不能容忍的。一個“怒”字,也顯示出了他的火爆漢子的性格,也讓我們感到他日后的失敗其實是他性格上的悲劇。我們對他既有贊嘆,又有惋惜。 2.劉邦在鴻門宴中是怎樣化被動為主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軍事力量的不足,避免軍事沖突。(2)凡事向謀臣討計。(3)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籠絡人心,化敵為友。(4)善于偽裝欺騙,收斂鋒芒。(5)說話謹慎,言語得體。(6)內部團結,親信得力。(7)當機立斷,措施恰當——主動上門謝罪、逃宴、殺內奸。 3.“樊噲闖帳”是故事的高潮。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刻畫樊噲這一人物的?寫“樊噲闖帳”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課文對樊噲這一形象的刻畫可謂形神兼?zhèn)洹恼Z言描寫來看:“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語句短促急迫,緊張的形勢,急迫的心態(tài),忠勇的性格躍然紙上。從行動描寫來看:“帶劍擁盾入軍門”,“側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立而飲之”,“拔劍切而啖之”。無所顧忌,無所畏懼,十分英武。從外貌描寫來看:“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著墨不多,卻十分傳神。濃墨重彩寫樊噲,既襯托了項羽、劉邦,更突出了張良計謀的成功。 4.具體對比分析張良和范增、項伯和項莊的性格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張良和范增都是眼光銳利的謀臣,但性格也有差別。張良深知劉邦肺腑,提出見解,能夠剖析利害,啟發(fā)劉邦醒悟而予以采納。范增急躁易怒,不能針對項羽心理狀態(tài)為之出謀劃策,因而即使有正確的主張,也難以實現(xiàn)。一旦計謀不成,徒作憤激譏誚之言,不但于事無補,反而觸犯了項羽的忌諱。項伯、項莊,都是項羽的部將,一個徇私情泄露機密,保護劉邦,項羽反以為是在成全自己有度量的美名;一個執(zhí)行任務時,遇到干擾就放棄斗爭,毫不覺察問題的嚴重性。 ■合作探究…………………………………………………………………… 5.項羽是一個有濃厚悲劇色彩的英雄。對于他失敗的原因,人們眾說紛紜。對于他的失敗,我們應如何評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項羽錯在優(yōu)柔寡斷,錯在婦人之仁。想他一介武夫,性格豪爽,血氣方剛,容易激動,千斤重擔壓在身上,致一失足成千古恨。項羽本不是狡猾奸詐之人,他重義,項伯為一己之私壞他大事,他不可能無動于衷;然血濃于水,到底沒有責怪項伯。項羽不像歷代帝王那樣,能為帝王之位不惜犧牲一切親情、友情、義氣。 (示例二)項羽是一個過于追求完美的英雄,所以他有時會表現(xiàn)出不必要的婦人之仁,像鴻門宴時,關鍵時刻沒表現(xiàn)出“無毒不丈夫”的魄力。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屑于卑鄙手段,全身散發(fā)著才氣,項羽是真英雄,真豪杰,而決非一個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政治家。 (示例三)作為一個政治家,項羽缺乏頭腦和眼光。我要肯定作為軍事家的項羽,他是很勇敢、很能打仗的。他幼年時不愿意讀書和學劍術,而要學“萬人敵”的作戰(zhàn)本領。他后來帶領八千江東子弟轉戰(zhàn)疆場,所向披靡,力量不斷壯大,打垮很大一部分秦朝的兵力,為推翻秦朝的暴虐統(tǒng)治,出了很大的力。但在政治上,他遠遠不及老謀深算的劉邦。 文白.對譯 [遷移——學以致用] [寫法借鑒] 1.寫作特色 對比烘托 本文在刻畫人物形象時主要運用了對比烘托的手法,將項羽、劉邦兩人的不同性格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項羽在優(yōu)勢下,恃勇驕橫,毫無遠慮;劉邦在劣勢下,忍辱負重,善于保護自己。項羽剛愎自用,又拙于應變;劉邦善于采納意見,又隨機應變。項羽任人唯親,致使謀臣不能施其謀,將士不能效其力;劉邦知人善任,謀臣能從容定計,將士能見危受命。項羽養(yǎng)奸遺患,又自絕敵營內應;劉邦有奸必肅,能爭取敵營的人為自己效勞。 2.寫法指導 (1)將同一事物或人物前后兩個不同方面、不同情況進行縱向對比。 (2)兩個人物之間的對比,一般指兩個人物之間在長相、性格、愛好、文化水平、品德方面的對比,即橫向對比。 (3)將橫向對比與縱向對比結合起來使用。 3.遷移運用 請使用對比論證的手法寫一個片段,論證我們需要善納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作示例】 齊王懸賞廣邀群臣吏民納諫,乃有“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的盛世偉業(yè);唐太宗開言路、納諫言,才有光耀后世的“貞觀之治”;紂王殘害諫臣,終有鹿臺之失,落得國破身亡之禍;馬謖固執(zhí)己見,不聽王平老成之言,街亭終致失守,破壞了諸葛亮北伐之計,無力回天。無數(shù)歷史事實向我們證明了:善納人言,方是為人之大道。 [素材應用] 1.課內素材 善于把握機遇 一場鴻門宴,對項羽和劉邦來說都是機會。項羽如果把握這個機會,可以兵不血刃的除掉最具野心、最具潛力、麾下人才眾多的劉邦集團,那么天下再無可匹敵之人,百二河山終能屬楚,成就不世之功業(yè);劉邦如果能把握這個機會,消除項羽的疑心,就能夠暫緩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戰(zhàn)爭,有更多的時間發(fā)展壯大自己的力量。很遺憾,項羽并未能抓住這難得的機遇,反倒是劉邦,借助這個難得的良機成功扭轉局勢,為未來劉項爭霸贏得了難得的時間。 【應用角度】 “機遇”“成功”等。 2.精彩應用 機遇對人們來說,就如流星,毫無征兆,又轉瞬即逝,只有積極準備、全力以赴才可能把握住。馬云帶領十三羅漢,看到了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也看到了國內電商巨大的發(fā)展機遇,他抓住了這難得的機遇,以淘寶、天貓享受電商狂歡的盛宴;項羽自視甚高,又顧惜名聲,不聽長者良言,鴻門宴上對除掉劉邦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不管不問,最終飽嘗錯失良機的苦果,將天下拱手相讓。 [佳作領悟] 導讀:在學習本課的過程中,“為之奈何”讓很多學生認為劉邦并無本事,他唯一的長處就是知人善任,懂得借助手下人的力量,殊不知簡單的一句“為之奈何”背后,還可能體現(xiàn)出劉邦高深的政治智慧和馭下之道。 有句話常掛嘴邊 ——淺談《鴻門宴》中劉邦的口頭禪“為之奈何” 常常把“為之奈何”掛在嘴邊的人,大概只有兩種:沒有思想的傻瓜和有思想卻偏偏要裝得像傻瓜的人。劉邦屬于后者。 顯然,劉邦能緊緊攥住韓信等人這一干良臣的忠心,可見他的馭人之術;楚漢相爭時漢軍陣營得以逐步壯大,可見他的戰(zhàn)略眼光;多次面對項羽的強勢威脅而能次次化險為夷,可見他的靈活機變。劉邦能走到這一步,固然少不了一幫人的輔佐,但能夠統(tǒng)率這幫能人的首領必有其過人的智慧而絕非遇事而一籌莫展的阿斗。 所以,“為之奈何”這句口頭禪,不僅僅是在詢問計策,它更多的是在擺出一種姿態(tài)。其實劉邦也應該明白這一點,他一次又一次向屬下無意或有意地流露自己的笨拙與對他們的倚重,這自然成為君臣之間極為有效的溝通方式。在“信任”這一點上,劉邦的確比項羽強得多,雖然項羽也信任范增,但在關鍵時刻卻常常固執(zhí)己見;而劉邦對于自己的謀士則是用人不疑,從蕭何月下追韓信到重金離間項羽陣營,在每次行動中劉邦都不曾因猜忌而怠慢自己的謀士。盡管現(xiàn)在許多人都質疑劉邦對于臣子的“信任”是不是在作秀,因為之后他殺韓信的做法確實令人寒心,但有一點是無可否認的:劉邦至少在君臣互信這一點上把握得非常好,即使對于疑人他也能巧妙地拉攏利用。 “為之奈何”也是君臣關系的促融劑。對臣子采取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固然能增加天子的威儀,但這不利于君臣團結。更難以廣開言路,尤其是在“打天下”的階段,過分強調“君權”實際上是孤立自己。劉邦的口頭禪,不知不覺就拉近了對話雙方的距離,減少了君臣隔膜,使言者能夠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可以說,劉邦用自己的“笨拙”搭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讓許多能人甘愿在這個平臺上為主子賣力。劉邦“為之奈何”的口頭禪并不表示他真的無計可施,這是他處理君臣關系的藝術手腕。 “為之奈何”還反映了劉邦處理事務的一貫原則,即知人善任而非事必躬親。劉邦更像一個戰(zhàn)略家,他能把握住整體形勢和一個陣營的步伐,他懂得向合適的人征求合適的意見,這樣就可確保決策的正確性。從這個層面上看,盡管劉邦的治國能力未必強于諸葛亮,但在整體調度上他比孔明更勝一籌,“為之奈何”這句話表明了他對宏觀與微觀事物的科學掌控,僅此一項,劉邦就確有做帝王的潛質。 不論“為之奈何”是真的無計可施還是裝傻作態(tài),問這話的人一定是能夠平衡各種關系的人。倘若當初項羽也能學學劉邦,凡事多問個“為之奈何”,他也不至于成為孤家寡人吧?楚漢之爭,不僅僅是軍事實力的較量,更是人才的較量。劉邦關鍵就勝在人才資源的爭奪與利用上,“為之奈何”既表現(xiàn)了一種管理手腕更表現(xiàn)了一種平等姿態(tài),劉邦的領導藝術對于今天也是有借鑒作用的。 “為之奈何”常掛在嘴邊,不知這個習慣是歷史的真實還是太史公的揣測,但無論如何,有這個口頭禪的劉邦比冷冰冰的皇帝更為可愛。等他稱帝之后,威嚴之中多了殘酷與陌生,“為之奈何”這樣的話似乎已成為了記憶。 我總是在想,如果做了皇帝的劉邦仍能把這句話常掛嘴邊,那么他在誅殺韓信前應該會問問身邊的人吧,若真是這樣,歷史上也許就會少一段“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如果雄心未已的劉邦仍把這句話常掛嘴邊,那么在他與匈奴交戰(zhàn)前應該也會反復思量這句話吧,若真是這樣,大漠里也許就會少一場“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蒼涼。有人說劉邦從來都是小人,我卻認為楚漢爭霸時他是一個精明的管理者,而貴為皇帝時卻是一個冷酷的獨裁者?!盀橹魏巍边@樣的口頭禪既增添了劉邦幾許平易謙遜的風采,亦表現(xiàn)了同甘苦共患難的創(chuàng)業(yè)情懷。 大風起兮云飛揚,而那曾經的情懷已不復存在,奈何!奈何! 亮點 1.學標題 本文巧妙地使用了正副標題?!坝芯湓挸熳爝叀笔沁@篇文章的正(或主)標題,用來提出文章中心或主旨,“淺談《鴻門宴》中劉邦的口頭禪‘為之奈何’”是文章的副標題,其功能是對正標題加以解釋說明,明確并完善自己想表述的內容。 2.學結構 文章主題采用并列式結構。作者從四個方面論證“為之奈何”這句話的作用:①促進君臣溝通;②融洽君臣關系;③發(fā)揮賢臣作用;④豐富人物形象。四個論證層次之間為并列關系,條分縷析。 3.學論證 本文采用對比論證說理。拿諸葛亮來對比,突出了劉邦高超的馭人之術。 設想和歷史構成對比,豐富了劉邦的形象。 [訓練——落實提升] 1.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①距關,毋內諸侯 ②旦日饗士卒 ③沛公不勝杯杓?、苄倘巳缈植粍佟、輳埩汲觯棽、薨蝿η卸⒅、吣勘{盡裂?、嗔顚④娕c臣有郤?、嵩覆哐猿贾桓冶兜乱病、獾┤詹豢刹辉樽詠碇x項王 A.①②⑤⑦⑩ B.①⑤⑧⑨⑩ C.②③⑤⑥⑧ D.③④⑦⑧⑨ B [①距—拒;內—納;⑤要—邀;⑧郤—隙;⑨倍—背;⑩蚤—早。]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 B. C. D. C [A項,前為“幸虧”后為“寵幸”;B項,前為“逃走”后為“丟失”;C項,前為“離開”后為“離開”;D項,前為“使……跟從”后為“跟隨”。] 3.下列各句中的虛詞“為”按意義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若屬皆且為所虜?、诤无o為?、蹫橹魏巍、芄珵槲耀I之?、轂閾羝婆婀姟、薷`為大王不取也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②⑥/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B [①表被動;②語氣助詞;③“對”;④⑤替;⑥認為。] 4.按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進行分類,其中正確的一項是( ) ①沛公軍霸上?、诔R陨硪肀闻婀、劬秊槲液羧?,吾得兄事之 ④項伯殺人,臣活之?、菥才c項伯有故?、夼婀┤諒陌儆囹T來見項王 ⑦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⑧范增數(shù)目項王 A.①⑧/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⑧/②③⑤/④⑦/⑥ 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A [①⑧是名詞用作動詞;②③是名詞作狀語;④⑥是動詞的使動用法;⑤是形容詞用作名詞;⑦是動詞用作名詞。]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跟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B.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 C.今者有小人之言 D.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C [A項,古義:兒女親家,今義:一般指嫁娶的事或男人和女人結為夫妻。B項,古義:崤山以東;今義:山東省。C項,古今義都有“人格卑下的人”的意思。D項,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表程度的副詞,很,極,特別。]-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4單元 14 鴻門宴學案 粵教版必修5 2018 2019 學年 高中語文 單元 鴻門宴 粵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633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