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版)2019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課時分層作業(yè)8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必修1.doc
《(課標版)2019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課時分層作業(yè)8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課標版)2019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課時分層作業(yè)8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必修1.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課時分層作業(yè)(八)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建議用時:45分鐘) [學業(yè)達標練] 下圖示意某河谷斷面經(jīng)歷的一次洪水過程。讀圖,回答1~2題。 1.該河谷( ) A.巖層①比巖層②形成年代早 B.巖層②比巖層①易受侵蝕 C.是斷層上發(fā)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適宜修建水庫 2.本次洪水( ) A.水位上升時,河流搬運作用減弱 B.水位下降時,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時,河流堆積作用增強 D.河流侵蝕作用使河床加寬變深 1.A 2.D [第1題,從①②的相對位置上可知,①在②之下,巖層①形成早于巖層②。巖層呈水平狀,不可能為向斜。此處有斷層,不適宜建水庫。從圖中可知,①巖層凹陷,②巖層凸出,說明②巖層抗侵蝕能力強于①巖層。第2題,從圖中可知道,河道變寬變深是河流侵蝕作用的結果,河流水位上升,河流搬運能力增強,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流堆積作用減弱,河流沉積物減少。] 讀河流地貌示意圖,回答3~4題。 3.圖中①②③處對應的地貌類型分別為 ( ) A.洪積—沖積平原、三角洲、河漫灘平原 B.河漫灘平原、三角洲、洪積—沖積平原 C.三角洲、洪積—沖積平原、河漫灘平原 D.洪積—沖積平原、河漫灘平原、三角洲 4.下列地貌中,與沖積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挪威峽灣 B.廬山 C.崇明島 D.長江三峽 3.D 4.C [第3題,根據(jù)圖中三地與河流的關系,可判斷出①位于河流出山口處,形成洪積-沖積平原;②位于河流中下游,為河漫灘平原;③位于河流入海口處,為三角洲。第4題,崇明島是由流水堆積作用形成的;而挪威峽灣屬于冰川侵蝕地貌;廬山屬于斷塊山;長江三峽屬于河流侵蝕地貌。] 讀某河流示意圖,回答5~6題。 5.甲處地貌的形成與下列哪個因素有關( ) A.中游落差小 B.流水侵蝕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诔辈畲? 6.造成乙現(xiàn)象最終消失的原因是( ) A.地殼運動 B.風化作用 C.侵蝕作用 D.堆積作用 5.C 6.C [第5題,甲處為三角洲,它的形成與河流泥沙沉積有關,含沙量大有利于三角洲的發(fā)育;與中游河流落差無關;入??诔辈畲蟛焕谌侵薜男纬?。第6題,乙為瀑布,瀑布的最終消失與侵蝕作用有關。] 下圖表示在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居民區(qū)的分布。讀圖,回答7~8題。 7.圖中的四個聚落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為生產(chǎn)、生活提供水源?、诤舆\便利 ③河流的沖積平原,土壤肥沃,便于農(nóng)耕 ④河流沿岸礦產(chǎn)資源豐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c區(qū)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勢較高處,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勢較平坦,利于人類定居 B.減少河流洪水的威脅 C.容易獲取淡水資源 D.有利發(fā)展水運 7.A 8.B [第7題,河流可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產(chǎn)、生活用水。河流作為交通運輸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對外聯(lián)系和運輸。河流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為聚落提供豐富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所以很多聚落都沿河分布。第8題,河流中下游地區(qū)的聚落分布在地勢較高處,可以減少洪水的威脅。] 9.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材料說明寧夏平原的成因。 (2)說明圖中 AB 所在地區(qū)與 CD 所在地區(qū)等高線彎曲的特點及其原因。 (3)分析圖中從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積物變化的一般特點及成因。 【解析】 第(1)題,寧夏平原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力作用主要與斷層構造有關,外力作用主要與流水沉積有關。第(2)題,在河流的不同河段,流水作用不同,一般上游是侵蝕作用為主,下游是堆積作用為主;AB處等高線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處)凸出,與侵蝕作用有關;CD處等高線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處)凸出,與堆積作用有關。第(3)題,從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河流流速的降低,使得搬運能力下降,導致泥沙堆積的顆粒大小發(fā)生變化。 【答案】 (1)內力作用:兩側地塊相對抬升,寧夏平原斷裂下陷,形成地塹構造; 外力作用:黃河帶來的泥沙沉積而成。 (2)AB 處等高線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處)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蝕作用影響。 CD 處等高線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處)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積為主。 (3)沉積物顆粒依次變小。原因:當流水攜帶大量泥沙流動時,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漸沉積;一般顆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積,顆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積。 [沖A挑戰(zhàn)練] 沙波是河流淺水區(qū)河床中的沙粒堆積地貌。下圖示意某常見的沙波形成過程。在淺水區(qū),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響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響存在差異,進而導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蝕,而被侵蝕的泥沙會在下一個沙波的迎水坡堆積。讀圖,回答 10~12題。 10.①坡是( )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11.圖示沙波中以侵蝕作用為主的是( )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 12.圖示沙波的移動方向是( ) A.向上游移動 B.向下游移動 C.維持在原地 D.往復擺動 10.B 11.D 12.B [第10題,從圖中水流方向可以直接看出①坡為迎水坡。由材料可知,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響存在差異,導致背水坡泥沙被侵蝕,說明背水坡水流流速較快。從前、后期沙波剖面可以直接看出①坡泥沙堆積,從而推知①坡水流流速較慢。第11題,從材料中可知背水坡泥沙易被侵蝕、迎水坡泥沙易堆積,根據(jù)圖中水流方向可以明顯看出②坡和④坡為背水坡,以侵蝕作用為主。第12題,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蝕后,被侵蝕的泥沙會在順著水流方向的下一個沙波的迎水坡堆積。由此可知,沙波會順著水流方向移動,即逐漸向下游移動。] 13.下圖是北緯30附近我國東部某地1949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兩處河谷有何區(qū)別?原因是什么? (2)判斷C處典型的流水地貌類型并分析其成因。 (3)分析圖示地區(qū)2012年與1949年農(nóng)業(yè)用地的明顯變化及對地貌帶來的影響。 (4)從圖示聚落分布看,該地區(qū)聚落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簡述其原因。 【解析】 第(1)題,A處位于支流上游,河谷呈“V”型,B處位于河流下游,河谷呈槽型。第(2)題,C處位于河谷谷口,典型地貌為沖積扇。第(3)題,分析兩圖可知耕地面積增加,林地面積減少,這種變化會導致水土流失加劇,河口三角洲面積擴大。第(4)題,本區(qū)聚落形成沿河聚落帶,沿海聚落帶,與地形、水源、交通等有關。 【答案】 (1)A處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蝕和溯源侵蝕為主,河谷呈“V”型。B處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側蝕作用加強,河谷展寬,河床橫剖面呈槽型。 (2)沖積扇。河水流出谷口,地勢趨于平緩,水道變寬,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運的物質逐漸堆積形成。 (3)變化:林地減少,耕地增加。影響:會導致水土流失加劇,河口三角洲面積擴大。 (4)沿河、沿海岸分布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資源豐富,河網(wǎng)密布,有便捷的內河航運和海上運輸,適宜聚落的發(fā)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課標版2019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課時分層作業(yè)8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必修1 課標版 2019 高中地理 地表 形態(tài) 塑造 課時 分層 作業(yè) 河流 地貌 發(fā)育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633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