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礫含水層特大突水災害的封蓋治理技術.doc
《底礫含水層特大突水災害的封蓋治理技術.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底礫含水層特大突水災害的封蓋治理技術.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底礫含水層特大突水災害的封蓋治理技術 1問題的提出 2001年11月24日,皖北煤電集團公司祁東煤礦東翼-420m水平試采3222傾斜長壁工作面,在推進48m時,發(fā)生了第四系底部礫石含水層1570m3/h特大突水淹井災害,給國家和企業(yè)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根據(jù)“四含”水文長觀孔水位觀測,突水后水溫變化特點、水質化驗資料和防水煤巖柱構成,分析出水水源為第四系底“四含”水;導水通道可能為采動裂隙溝通風化網(wǎng)絡裂隙;或工作面中部存在有垂向導水裂縫帶,使四含水下瀉所致。 2工作面概況 首采的3222工作面位于一平二采區(qū),起止標高為-420~-540m,長800m,寬150m。為傾斜條帶綜采工作面,煤巖柱高度63~73m。煤層厚度平均2.5m,平均傾角 10左右。第四系松散層厚370m,其底界標高為-358m。32煤層直接頂為泥巖,厚度1.83~2.41m;老頂為砂巖,厚0.89~10.41m;底板巖性為粉細砂巖為主,厚度28.82m;底板巖性粉細砂巖,厚度約15m左右。 3突水災害的封蓋治理 3.1治理目標與技術難點 治理目標是要把“四含”水進入煤系地層和工作面的主要導水通道予以徹底封堵,消除隱患,保障安全生產(chǎn)。經(jīng)分析認為上述導水通道大體有兩種:一是“四含”與基巖直接接觸部位的風化網(wǎng)絡裂隙滲透補給通道;二是存在于上部基巖段中,不規(guī)則的垂向導水通道(包括構造裂等)及其與采動冒裂帶的延伸與結合。其治理的主要技術難點是: (1)如何正確分析判斷突水來水通道的隱伏部位和如何通過少量鉆孔進行有效、有控制的注漿封堵。 (2)如何正確確定冒裂帶的上部邊界和通過少量鉆孔實現(xiàn)對采空區(qū)和冒裂帶充分的充填灌注,并使固體的硬度達到最適宜的程度。 (3)如何盡可能擴大本次注漿的有效充填范圍,并使各孔之間的“注入體”實現(xiàn)有效的連接和盡可能地向周邊地區(qū)延展,以改善其相鄰采區(qū)、工作面的生產(chǎn)條件,盡可能防止?jié){液的無效擴散。 (4)如何通過漿液配比的調控,使早期注入的漿體、中期注入的漿體以及晚期注入的漿體,通過加壓脫水大體上達到同期凝結的目的,并使注漿壓力和單位時間注入量等達到可隨機調整、控制使每一次注漿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得到提高。 (5)根據(jù)注漿的特點和專門要求,在注漿的配套設備和工藝、技術方面必須克服和解決以下難點;①粘土水泥漿的日造漿、注漿能力不小于300m3/d;②純高稠度水泥漿的造漿能力不小于25m3/h,單孔最大注漿能力不小于800L/min,最小注入量不大于80L/min;整個造漿注漿系統(tǒng)具有連續(xù)配制漿液和能高壓(20MPa)壓注比重高達1.9的高稠度漿的能力。 3.2封水層厚度的計算 封水層由所投砂石子和其后注入水泥漿膠結形成的壓漿混凝土構成,起到止水“加蓋”的作用,必須有一定的厚度和強度才能阻隔上部“四含水”的涌入,見圖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含水層 特大 水災 治理 技術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644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