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教案 答案(魯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1教案 答案(魯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一地理必修1教案 答案(魯教版)(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1 【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 從宇宙看地球 第一節(jié)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第1課時) ※課前預習※ 一、1.時間 空間 物質(zhì)。 2.(1)天體 星云、恒星、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體,恒星、星云。 (2) ①吸引、繞轉(zhuǎn) ②銀河系 太陽系 地月系 3.擴大,150億 二、水星 金星 火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火星 木星 ※預習測試※ 1.A 2.D 3.A 4.C ※課堂生成※ 【探究1】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后燃燒發(fā)光的現(xiàn)象,叫做流星。所以,流星是一種現(xiàn)象,而不是天體。形成流星現(xiàn)象的天體叫做流星體,是地球軌道附近的微小顆粒,通常只有幾毫米到幾十厘米大小。但有的時候顆粒體積較大,在大氣中未能燃燒完,從而掉落到地上,變成了隕星。隕星有隕石、隕冰、隕鐵等 【探究2】不是 【典型例題1】A 【探究3】銀河系 太陽系 【探究4】不對 總星系是人類所發(fā)現(xiàn)的宇宙 【典型例題2】B 【典型例題3】太陽 地球。 【探究5】成員:太陽、八大行星及其衛(wèi)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以及行星際物質(zhì)。順序:水星、金星、地球 火星 土星 木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隨堂鞏固※ 1.A 2.A 3.B 4.C 5.C 6.(1)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2)B ※變式測試※ 1.D 2.B 3. (1)相互吸引、相互繞轉(zhuǎn)。(2)總星系。(3)太陽,地球。(4)總星系 河外星系 銀河系 太陽系 地月系(5)恒星 行星 衛(wèi)星 第一節(jié)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第2課時) ※課前預習※ 二、1.(1)核聚變 2.(1)光球 色球 日冕 (2)黑子 耀斑,11 三、1.(1)十分相似 (2)類地 2.生命 ※預習測試※ 1.C 2.C 3.C 4.A ※課堂生成※ 【探究1】太陽輻射能是我們?nèi)粘I詈蜕a(chǎn)所用的能源。太陽輻射能是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典型例題1】D 【探究2】黑子出現(xiàn)在光球?qū)?,耀斑出現(xiàn)在色球?qū)? 【探究3】太陽活動能影響地球的天氣和氣候,對球磁場產(chǎn)生影響產(chǎn)生磁暴極光,引起電離層擾動,印象無線電短波通信。 【典型例題2】A(其中D選項日珥出現(xiàn)在色球?qū)樱? 【探究4】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探究5】宇宙條件: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安全)②穩(wěn)定的太陽的光照 自身條件①日地距離適中,平均溫度適宜②地球的質(zhì)量和體積適中形成適合的大氣③地球的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周期適中④液態(tài)水的存 【典型例題3】①—C ②③—A ④—B ※隨堂鞏固※ 1.B 2.A 3.D 4.A 5.A 6.A 7. (1) A.太陽;B.哈雷彗星;C.小行星; D.天王星;E.火星。 (2)水星、金星、地球。(3)逆時針方向 ※變式測試※ 1.A 2.B 3.B 4.C 5.C 6.(1)光球、色球、日冕(2)A,B,11(3)地球磁場、電離層、大氣狀況 第二節(jié) 地球自轉(zhuǎn)的地理意義(第1課時) ※課前預習※ 一、1.西 東。2.23 56 4,3.線 角。 二、1.(2)自轉(zhuǎn)。(3)太陽日。 ※預習測試※ 1.A 2.A ※課堂生成※ 【探究1】地球的自轉(zhuǎn)軸稱為地軸,地球自轉(zhuǎn)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北逆南順) 【典型例題1】A自西向東B逆時針C順時針 【探究2】參照提示 【典型例題2】A 【探究3】參照提示 【典型例題3】D ※隨堂鞏固※ 1.D 2.C 3.A 4.D 5.D 6.B 7.D ※變式測試※ 1.B 2.A 3.C 4.D 5.A 6.正確 7.正確 8.錯誤 第二節(jié) 地球自轉(zhuǎn)的地理意義(第2課時) ※課前預習※ 二、2.(1)不同,偏東 偏西。 (2)①經(jīng)度。②1小時。 (3)①中央經(jīng)線。②東八區(qū),120E。③加1小時。④減去,加上。 3.(1)地轉(zhuǎn)偏向力。(2)右,左,不。 ※預習測試※ 1.C 2.A ※課堂生成※ 【探究1】參照提示 【典型例題1】4小時08分 【探究2】參照討論 【典型例題2】西八區(qū)前一日17點,東五區(qū)10點 【典型例題3】A 【典型例題4】B ※隨堂鞏固※ 1.B 2.C 3.A 4.B 5.B 6.B 7.(1)① ②(2)東經(jīng) 90 西經(jīng) 90 (3)8 (4)東 ※變式測試※ 1.B 2.錯誤 3.錯誤 第三節(jié) 地球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第1課時) ※課前預習※ 1. (1)自西向東 (2)近日點速度大于遠日點速度 (3)365天6時9分10秒 365天5時48分46秒 2.(1)黃赤交角。 ※預習測試※ 1.B ※課堂生成※ 【探究1】參照提示 【典型例題1】D 【典型例題2】1.C 2.北極星 北半球 南 【探究4】黃赤交角變大,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范圍將增大。 ※隨堂鞏固※ 1.B 2.D 3.B 4.C 5.D 6.(1)北半球夏至日 6 22 (2)冬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3)D B (4)365 6 9 10 恒星 (5)AB 北 北回歸線 ※變式測試※ 1.D 2.B 3.(1)3月21日 12月22日 (2)先變慢再變快(3)一個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4)D 第三節(jié) 地球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第2課時) ※課前預習※ 3.(1)太陽光線與地平面之間的夾角 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出現(xiàn)在正午 (2)相等 直射點所在緯度 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 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qū) ※課堂生成※ 【典型例題1】D 【典型例題2】1.D 2.D 【探究4】黃赤交角變大熱帶與寒帶的面積變大,溫帶的面積減小 【典型例題3】D ※隨堂鞏固※ 1.D 2.B 3.D 4.C 5.B ※變式測試※ 1.B 2.C 單元活動 辨別地理方向 ※課堂生成※ 一、1.上北下南 指向標 自西向東 2.南北,東西,方向 經(jīng)度變化 緯度變化 正西 正南 東南 正西 東南 ※隨堂鞏固※ 1.B 2.C 3.B 4.A 5.B 6.(1)D F (2)西 東 (3)南 西北(4)南 北(5)C 第二單元 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巖石圈與地表形態(tài)(第1課時) ※課前預習※ 一、17 地幔 軟流層 內(nèi)核和外核 二、1.巖漿巖 沉積巖 堆積 礫巖 變質(zhì)巖 成分 片麻巖 ※預習測試※ 1.D 2.C ※課堂生成※ 【探究1】不是,巖石圈是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殼的總稱 【典型例題1】C 【典型例題2】1.C2.D 【探究3】①上升冷卻凝固②外力作用③變質(zhì)作用④重熔再生 【典型例題3】C ※隨堂鞏固※ 1.D 2.C 3.B 4.A 5.C 6.D 7.A 8.(1)巖漿巖 沉積巖或變質(zhì)巖, 變質(zhì)巖或沉積巖, 巖漿。 (2)外力作用或變質(zhì)作用, 變質(zhì)作用或外力作用, 重熔再生, 上升冷卻凝固。 ※變式測試※ 1.B 2.D 3.A 4.B 第一節(jié) 巖石圈與地表形態(tài)(第2課時) ※課前預習※ 一、太陽能 地殼運動 變質(zhì)作用 風化 堆積 高低起伏 二、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非洲板塊。 ※預習測試※ 1.A ※課堂生成※ 【探究2】(1)背斜 地下水(2)斷層 【典型例題1】 (1)向斜 斷層 背斜 (2)山嶺 向斜槽部受擠壓,巖石緊實,不易被侵蝕。 山谷 背斜頂部受張力,裂隙發(fā)育,容易被侵蝕。 (3)丙 乙 (4)乙 【典型例題2】1.D 2.B ※隨堂鞏固※ 1.C 2.B 3.B 4.A 5.(1)背斜 向斜 背斜頂部受張力,裂隙發(fā)育,容易被侵蝕(2)A B (3)A ※變式測試※ 1.B 2.B 3.D 4.C 5.D 6.B 7.B 8.C 第二單元 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大氣圈與天氣、氣候(第1課時) ※課前預習※ 二、1.太陽輻射2.地面輻射3.大氣逆輻射 ※預習測試※ 1.(1)太陽輻射 地面輻射(2)地面輻射 大氣逆輻射 ※課堂生成※ 【探究1】(1)垂直運動 水平運動(2)地面冷熱不均。 【探究3】(1)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氣壓差異 水平氣壓梯度力 (2)水平氣壓梯度力 地轉(zhuǎn)偏向力 水平氣壓梯度力 地轉(zhuǎn)偏向力 摩擦力 【典型例題3】(1)南(2)水平氣壓梯度力 垂直 高 低 (3)地轉(zhuǎn)偏向力 垂直 沒有 (4)摩擦力 相反(5)C ※隨堂鞏固※ 1.D 2.B 3.A 4.D 5.D 6.(1)A→C→D→B→A (2)B A A地熱,大氣膨脹上升,近地面氣壓降低;B地冷 大氣收縮下降,近地面氣壓升高 (3)A C B D C D A B ※變式測試※ 1.D 2.B 3.C 4.A 5.(1)圖略(2)斜交 越大(3)越?。?)增大 第二節(jié) 大氣圈與天氣、氣候(第2課時) ※課前預習※ 四、1.(1)赤道低氣壓帶 副熱帶高氣壓帶 副極地低氣壓帶 極地高氣壓帶 (2)信風帶 西風帶 極地東風帶 (3)太陽直射點 北移 南移 ※預習測試※ 1.D ※課堂生成※ 【典型例題1】C 【典型例題2】1.A 2.B ※隨堂鞏固※ 1.B 2.C 3.D 4.C 5.A 6.A 7.(1)極地高氣壓帶 副極地低氣壓帶 副熱帶高氣壓帶 赤道低氣壓帶 (2)B、D (3)極地東風帶 盛行西風帶 東北信風帶 (4)是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交匯形成的 8.(1)B (2)B A A C ※變式測試※ 1.D 2.AB 3.AD 4. (1)冬 (2)亞洲低壓(印度低壓) 夏威夷高壓 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 副熱帶高 (3)東南 西南 (4)不相同 南半球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向右的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 5.(1)北半球冬季 北半球夏季 (2)亞洲高壓(蒙古高壓) 印度低壓(亞洲低壓) (3)西北 東北 (4)溫暖濕潤 南半球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受的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zhuǎn) (5)位于世界最大大陸亞歐大陸和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差異顯著。 第二節(jié) 大氣圈與天氣、氣候(第3課時) ※課前預習※ 七、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 1.冷氣團 暖氣團 暖氣團 冷氣團 相對靜止 陰天、刮風、雨雪 連續(xù)性 連續(xù)性 氣溫 氣壓 氣溫 氣壓 ※預習測試※ 1.A ※課堂生成※ 【典型例題1】(1)冷鋒 暖鋒 (2)陰天、刮風、雨雪 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zhuǎn)晴 連續(xù)性降水 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天氣轉(zhuǎn)晴 【典型例題2】1.B 2.B 【典型例題3】(1) Pl>P2>P3(2)冷(3)上升(4)西南(偏南) 西北(偏北)(5)A CD (6) 將有冷鋒過境,過境時出現(xiàn)大風、雨雪、降溫天氣,過境后氣溫降低、氣壓上升,天氣轉(zhuǎn)晴 暖 冷 鋒前 ※隨堂鞏固※ 1.B 2.B 3.A 4.C 5.A 6.(1)冷 C (2)暖 氣溫升高、氣壓下降、天氣轉(zhuǎn)晴 (3)高 北 晴朗 ※變式測試※ 1.AC 2.CD 3.(1)冷(2)冷(3)冷 第三節(jié) 水圈和水循環(huán)(第1課時) ※課前預習※ 二、(1)海陸間水循環(huán) 海上內(nèi)循環(huán) 陸上內(nèi)循環(huán) (2)水汽輸送 地表徑流 地下徑流 蒸發(fā) 降水 ※預習測試※ 1.B ※課堂生成※ 【探究1】蒸發(fā) 降水 蒸騰 蒸發(fā) 水汽輸送 降水 地表徑流 下滲 地下徑流 【典型例題1】(1)箭頭:B向上 A向下 C向左 D向下 E向上 (2)降水 蒸發(fā) 水汽輸送 降水 蒸發(fā)和蒸騰 地下徑流 地表徑流 (3)海洋與陸地 海洋與海洋上空 陸地與陸地上空 【探究2】2.不是的,水資源處于不斷循環(huán)更新狀態(tài),從這一意義上,水資源是可以永續(xù)利用的;而在一定的空間與時間范圍內(nèi),水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人類用水量超過了水循環(huán)更新的數(shù)量,或者水資源遭受污染,就會造成水資源的枯竭,因此水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典型例題2】1.D 【探究3】(1)雨水補給、冰川融水補給、積雪融水補給、地下水補給、湖泊水補給等 (2)河流徑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隨降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降水量大的季節(jié),徑流量大,降水量小的季節(jié),徑流量隨之減?。? (3)河流徑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隨氣溫的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氣溫高的季節(jié),徑流量大,氣溫低的季節(jié),徑流量隨之減少。 【典型例題3】(1)雨水補給 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 地下水補給 (2)夏 春 (3)最大 (4)修建水庫?、凇∷畮旌秃匆粯泳哂姓{(diào)節(jié)徑流的作用 ※隨堂鞏固※ 1.D 2.C 3.B 4.C 5.A 6.(1)箭頭A處向上,C處向左,D處向下(2)河湖蒸發(fā) 水汽輸送 地表徑流 地下徑流 (3)AD(4)B(5)A ※變式測試※ 1.A 2.C 第三節(jié) 水圈和水循環(huán)(第2課時) ※課前預習※ 三、(1)大氣運動 暖流 寒流 (2)D日本暖流, E北太平洋暖流,G東澳大利亞暖流,C西風漂流,H秘魯寒流,I千島寒流,J墨西哥灣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加拉利寒流,N巴西暖流,P本格拉寒流,R西澳大利亞寒流 ※預習測試※ 1.A 2.B ※課堂生成※ 【探究1】(1)A為北半球B為南半球。由南向北溫度降低,為北半球,反之,為南半球。 (2) A圖高,B圖低(3)A、B向北,C、D向南,溫度較流經(jīng)海區(qū)高的為暖流,反之為寒流。判斷方法:由溫度高流向溫度低的暖流,反之為寒流,所以A、C為暖流,B、D為寒流。 【典型例題1】A 【方法指導】1.順 逆2.逆3.西風漂流4.暖 寒5.暖 寒6.暖 寒7.順 逆 【典型例題2】1.C 2.(1)南 暖流 寒流 寒流(2)北 寒 【典型例題3】B ※隨堂鞏固※ 1.A 2.D 3.(1)南 北(2)寒 暖(3)西 西(4)秘魯寒流 日本暖流 ※變式測試※ 1.D 2.A 3.(1)北 副熱帶 (2)日本暖流 加利福利亞寒流 單元活動 分析判斷氣候類型 ※課堂生成※ 一、太陽輻射 二、1.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2.地中海氣候 4.苔原氣候 三、1.北半球 南半球 2. 熱帶 亞熱帶 寒帶 3.(1)全年降水均勻(2)地中海氣候 (3)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4)熱帶沙漠氣候 ※隨堂鞏固※ 1.D 2.C 3.A 4.D 5.B 6.B 第三單元 從圈層作用看地理環(huán)境內(nèi)在規(guī)律 第一節(jié) 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 ※課前預習※ 一、1.緯度 氣溫 海陸 水分 氣候 植被 2.熱帶草原帶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溫帶荒漠帶 亞寒帶針葉林帶 ※預習測試※ 1.C ※課堂生成※ 【探究1】(2)陸地自然帶的分布與氣候分布大體一致,(如:熱帶草原帶→熱帶草原氣候,寒帶苔原帶→寒帶苔原氣候),但并不完全吻和(如:溫帶落葉林帶→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溫帶大陸性氣候)。自然帶的分布與氣候類型分布間的關(guān)系 【典型例題1】1.C 2.D 【探究2】1.體現(xiàn)了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其分異基礎是熱量 2.東亞至西亞,從東到西沿途出現(xiàn)了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的變化,體現(xiàn)了從沿海到內(nèi)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這種分異規(guī)律的基礎主要是水分 3.南坡自然帶較北坡豐富,原因是南坡緯度低,相對高度大 【典型例題2】1.B 2.D 【探究3】剛果盆地分布著熱帶雨林帶,而東非高原卻以熱帶草原帶為主,因為剛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區(qū),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形成熱帶雨林帶。而東非高原雖然也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勢海拔高,空氣對流相對減弱,降水偏少,形成熱帶草原氣候,分布著熱帶草原帶。 【典型例題3】D ※隨堂鞏固※ 1.C 2.B 3.D 4.A 5.A 6.A 7.D 8.B ※變式測試※ 1.A 2.B 3.A 4.C 5.A 6.B 7.C 8.C 9.C 10.(1)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溫帶草原帶 溫帶荒漠帶 (2)從沿海到內(nèi)陸 水分 中 (3)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草原 風力 第二節(jié) 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 ※課前預習※ 一、1.(1) 生物 水文 氣候 地貌 土壤 (2)聯(lián)系 影響 能量 2.(1)協(xié)調(diào)一致 ※課堂生成※ 【典型例題1】(1)整體性 生物(植被) (2)C A B D (3)黃河流經(jīng)的黃土高原地區(qū)土質(zhì)疏松,植被破壞嚴重,由于暴雨沖刷,水土流失嚴重?!? 【探究2】1.太平洋東部秘魯沿岸海區(qū),由于秘魯寒流和沿岸上升流作用強烈,將富含大量營養(yǎng)鹽類的下層海水帶到表層,導致海洋浮游生物繁衍迅速,吸引大量魚群前來覓食,因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漁場,秘魯漁場的形成說明了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與環(huán)境總體特征的協(xié)調(diào)一致。 2.厄爾尼諾現(xiàn)象是南美洲秘魯太平洋沿岸海水異常增溫的現(xiàn)象。厄爾尼諾現(xiàn)象發(fā)生時,由于海水溫度上升,營養(yǎng)物質(zhì)減少,導致浮游生物和魚類大量死亡,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漁民失去生計,社會經(jīng)濟承受重大損失,同時秘魯沿岸,暴雨成災、洪水泛濫。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發(fā)生說明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制約,即“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3.厄爾尼諾發(fā)生時,不僅給秘魯沿岸帶來災難,而且對世界其他地區(qū)也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如:太平洋西岸的東南亞、澳大利亞東北部和非洲馬達加斯加島附近地區(qū)等,這些熱帶雨林地區(qū)出現(xiàn)了嚴重的旱災,甚至引發(fā)森林火災。這說明一個地區(qū)的環(huán)境變化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其他地區(qū),體現(xiàn)了不同區(qū)域間的相互聯(lián)系。 【典型例題2】A ※隨堂鞏固※ 1.D 2.A 3.A 4.D 5.B 6.B ※變式測試※ 1.A 2.C 3.D 4.D 5.D 6.C 7.B 8.(1)從上到下,從左到右abdc (2)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水資源的不合理,工礦城鎮(zhèn)建設導致植被破壞。 第三節(jié) 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課堂生成※ 【探究1】1.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種獨特的石灰?guī)r地區(qū)的地貌類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和淀積作用。其反應方程式為: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CaCO3↓+CO2↑+H2O 2.中國南方地區(qū)的廣西、云南、貴州、湖南等地石灰?guī)r廣布,氣候暖濕多雨、喀斯特地貌發(fā)育明顯,而北方地區(qū)雖然也有石灰?guī)r分布,但由于氣候干旱,水資源不足,喀斯特地貌發(fā)育很少,反映出喀斯特地貌的發(fā)育需要以下基本條件: ①巖石具有可溶性和透水性。②水源豐富,且具有較強的溶蝕力和流動性。 【典型例題1】1.D 2.D 3.D 【探究2】1.地形起伏明顯,石灰?guī)r廣布,且厚度大,純度高,可溶性強、透水性好。 2.桂林地區(qū)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沛,漓江流經(jīng)全境,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豐富,且流動性強。 3.桂林地區(qū)水熱資源充足,生物生長旺盛使土壤和流水中有機酸含量高,增強水的溶蝕力。 【典型例題2】1.C 2.B 單元活動 學會應用地形圖 ※課堂生成※ 【探究1】1.緩坡部位等高線分布稀疏,單位水平距離內(nèi)的高差較小,陡坡部位等高線分布密集,單位水平距離內(nèi)的高差較大;山脊部位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海拔較兩側(cè)高;山谷部位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海拔較兩側(cè)低;鞍部兩側(cè)等高線閉合,且數(shù)值相等;陡崖部位若干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 【典型例題1】1.A 2.B 【典型例題2】1.C 2.D 【探究3】1.所繪制的剖面圖為水平比例尺與等高線圖相同,畫一條與剖面線等長的線段作為剖面圖的水平基線。 2.(1)剖面線所穿過地區(qū)的等高線的高差大小。 (2)考慮繪圖的圖幅范圍大小。 (3)需規(guī)定剖面圖水平基線所代表的高程。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繪制 【典型例題3】1.B 2.D 第四單元 從人地關(guān)系看資源與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自然資源與人類 ※課前預習※ 一、1.自然界 生產(chǎn)和生活 2.不可再生 可再生 3.分布的不平衡性 資源間的聯(lián)系性 數(shù)量的有限性 利用的發(fā)展性 ※課堂生成※ 【探究1】1.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巖石屬于自然資源,棉花、汽油和閃電不屬于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有兩個本質(zhì)屬性:一是自然屬性(由自然界獲得);二是經(jīng)濟屬性(對人類有用的物質(zhì)、能量)。 2.生產(chǎn)利用狀況劃分):①可再生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②不可再生資源(礦產(chǎn)資源) 【典型例題1】D 【方法指導】 【典型例題2】A 【典型例題3】C 【典型例題4】1.1 1 0.67 2.遠離海洋,降水稀少。 3.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zhì);嚴格控制過度開墾、過度樵采;退耕還牧;合理利用水資 ※隨堂鞏固※ 1.C 2.A 3.C 4.D 5.A ※變式測試※ 1.A 2.D 3.A 4.B 5.C 6.B 7.①數(shù)量的有限性②分布的不平衡性③資源間的聯(lián)系性④利用的發(fā)展性。 第二節(jié) 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 ※課前預習※ 一、1.洪澇、臺風、干旱 地震、火山噴發(fā)、滑坡、泥石流。 2.認識洪水和洪災 ※預習測試※ 1. D ※課堂生成※ 【探究1】1.自然災害是指在自然界發(fā)生的,對人類生命和財產(chǎn)構(gòu)成危害的事件。主要包括臺風、洪水、干旱、寒潮等氣象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爆發(fā)等地質(zhì)災害和部分生物災害等。 2.洪水致災有兩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一是洪水形成,二是對人類造成損害,若洪水發(fā)生在無人區(qū),不會給人類帶來災害,也就不會形成洪災,因此洪水只有發(fā)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區(qū)域并且?guī)頌暮r,才能稱其為洪災。 3.我國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因為季風氣候條件下,降水豐富,且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較大,加之部分地區(qū)地勢低洼,溝道排水不暢,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易堵塞河道,形成洪災。 【典型例題1】D 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地勢低平);人為原因(圍湖造田,植被破壞) 【典型例題2】1.B 2.C ※隨堂鞏固※ 1.D 2.A 3.C ※變式測試※ 1.B 2.D 3.D 4.D 第三節(jié) 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 ※課前預習※ 一、1.太陽輻射 人類活動 二、1.溫室效應 ※預習測試※ 1.B ※課堂生成※ 【典型例題1】1.C 2.C 【探究2】1.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氣溫不斷上升,達到了氣候所能承載的限度。 2.全球氣候變暖有自然因素,但主要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由于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之人類大量砍伐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減弱,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的含量增加,溫室效應增強,氣溫上升,從而使全球氣候變暖。 3.隨著全球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對于未來全球氣候變暖的幅度,科學家也進行了預測,預計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4~5.8℃,約是20世紀升溫幅度的2~10倍。 【典型例題2】B 【探究3】1.全球氣候變暖對當今世界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經(jīng)濟產(chǎn)生了越來越明顯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2)可能導致干旱、暴雨、洪澇等災害事件增加。 (3)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調(diào)整。 (4)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增加。 2.全球氣候變暖,兩極使部分地區(qū)冰川融化,同時海洋水體也會受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產(chǎn)生的影響有淹沒土地、海水入侵、風暴潮加劇,洪澇災害加劇,土地鹽堿化、港口、航道功能受損,海岸侵蝕加強等。 3.全球氣候變暖,使世界各地的年降水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中、高緯度地區(qū)的降水量有所增加,特別是中緯度地區(qū)增加明顯,廣大的副熱帶地區(qū)和大陸內(nèi)部地區(qū)的降水量減少。降水量的變化,使降水變率增大,導致干旱、暴雨、洪澇等災害事件增加。 4.(1)發(fā)展技術(shù),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 (2)改善能源結(jié)構(gòu),開發(fā)利用新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3)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增強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吸收。 (4)調(diào)動廣大公眾參與的積極性。 【典型例題3】1.B 2.A ※隨堂鞏固※ 1.D 2.D 3.D 4.C 5.C ※變式測試※ 1.D 2.C 3.A 4.C 5.B 單元活動 遙感技術(shù)及其應用 ※課堂生成※ 【典型例題1】1.D 2.D 【典型例題2】D 11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高一地理必修1教案 答案魯教版 地理 必修 教案 答案 魯教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887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