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含 教學反思).doc
《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含 教學反思).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含 教學反思).doc(9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修訂版四年級下冊教材目錄 第一單元 電 1 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 2 點亮小燈泡 3 簡單電路 4 電路出故障了 5 導體與絕緣體 6 做個小開關 7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 第二單元 新的生命 1 油菜花開了 2 各種各樣的花 3 花、果實和種子 4 把種子散播到遠處 5 種子的萌發(fā) 6 動物的卵 7 動物的繁殖活動 第三單元 食物 1 一天的食物 2 食物中的營養(yǎng) 3 營養(yǎng)要均衡 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 面包發(fā)霉了 6 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 7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 第四單元 巖石和礦物 1各種各樣的巖石 2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 3 巖石的組成 4 觀察、描述礦物(一) 5 觀察、描述礦物(二) 6 面對幾種不知名礦物 7 巖石、礦物和我們 第一單元 電 一、單元教學意義 當我們輕輕閉合開關:電燈就會發(fā)出光,收音機就會播放動聽的樂曲,電視機就會呈現(xiàn)五彩繽紛的畫面……這一切對我們來說似乎早就習以為常了。 電的大規(guī)模應用,是基于人類對電的不斷探究。孩子們也對電感興趣。這一單元將借助導線、燈泡、電池等電器元件和許多有趣的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有關電的初步概念,促進他們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發(fā)展。 本單元的第1課“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學生將首先對身邊的靜電現(xiàn)象開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動。靜電現(xiàn)象在學生們的身邊經常會發(fā)生。在這一課中,他們將知道靜電現(xiàn)象是物質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電荷轉移而形成的。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如果電荷能持續(xù)地向一個方向流動,就會產生電流。這些是學生們建立電概念的基礎。 接下來在“點亮小燈泡”“簡單電路”“電路出故障了”三課中,學生將開展對電路的研究。用一根電線和一個電池使小燈泡發(fā)光。這一活動看似簡單,但四年級的學生仍會津津有味地參與到活動中。他們將在活動中認識電、電路,想象電流是怎樣流動的。而在一次次使小燈泡亮起來的實驗中,他們會提出更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并嘗試著用更多的連接方法使小燈泡亮起來。電池盒和小燈座的使用將使他們連接的電路更加穩(wěn)定,并便于操作。為了“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學生將探索不同電路連接方式對小燈泡的影響。在電路中,如果某個地方連接不好或者某個電器元件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燈泡不亮?!半娐烦龉收狭恕币徽n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在尋找電路故障的過程中,將自制的“電路檢測器”做為重要的檢測工具。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們將形成關于電的一些重要概念,如“電是一種能源,它能使物體發(fā)光、發(fā)熱”“要使小燈泡發(fā)光,電必須流經包括電池在內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連接不同的電路”等。 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導體和絕緣體”,將使學生對身邊物質性質的認識得到發(fā)展,同時對電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單元還在導體與絕緣體的認識基礎上,安排了“做個小開關”一課,旨在使學生把已形成的電路概念進一步發(fā)展為一個“可以控制的電路”,同時也深化對導體和絕緣體的認識。 單元的最后一課是“不一樣的電路連接”。日的是整理學生的發(fā)現(xiàn)和認識,比較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方法。 整個單元的安排是一個嚴密的結構,前后課之間有著學生認識發(fā)展上的邏輯關系。學生從認識電的本質一電荷開始,到認識電路、電流、開關、電路檢測器、導體、絕緣體,這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將最終指向對電的認識。 在本單元中,學生使用的是電池這樣一個安全的電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數(shù)用電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電。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知道220伏交流電的電源是很危險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學校里插座中的電做實驗。要把安全用電的教育貫穿單元教學的始終。 二、單元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靜電現(xiàn)象是物質在外力的作用下電荷位置發(fā)生變化所產生的帶電現(xiàn)象。 2、電荷有正電荷和負電荷兩種,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3、電荷持續(xù)的定向流動就形成了電流。 4、要使電流經過導線使小燈泡發(fā)光,需要有一個完整的電路。 5、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組成不同的電路;用不同的連接方式連接的電路具有不同的特點。 6、有的物質容易導電,這樣的物質稱為導體;有的物質不容易導電,這樣的物質稱為絕緣體。 7、開關通過連接和斷開電路來控制電路中的用電器。 8、電是一種能量來源,能產生光和熱。 過程與方法: 1、組裝簡單的電路。 2、在關于電的探究活動中,進行預測、觀察、描述和記錄實驗的結果。 3、用簡單的電路圖表示電路的連接方式。 4、制作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控制電路。 5、用電路檢測器檢驗電路中的故障。 6、用電路檢測器檢驗導體和絕緣體。 7、用電路檢測器探究接線盒里電路的連接情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2、激發(fā)探究電的興趣。 3、發(fā)展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三、教學準備 氣球、線繩,塑料梳子、碎紙屑、小燈泡、小燈座、電池、電池盒、導線、回形針、小開關、紅燈、綠燈、黃燈、具有4個和6個接線頭的盒子、橡皮、木質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金屬材料、絲、棉、皮、各類布料(濕和干)、鉛筆、鋼筆和玻璃等。 1、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現(xiàn)象,通過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體帶電。 2、帶同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排斥,帶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吸引。 3、電荷在電路中持續(xù)流動起來可以產生電流。 過程與方法: 根據(jù)已有知識,運用邏輯推理,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合理的解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發(fā)展探究身邊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解釋靜電現(xiàn)象 【教學難點】認識正負電荷 【教學準備】 一把塑料梳子、碎紙屑、幾個氣球、綁氣球的細線、掛氣球的支架、靜電現(xiàn)象的相關圖片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體驗靜電現(xiàn)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看老師的表演,問:靠近紙屑,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 教師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頭發(fā),頭發(fā)可能會怎樣?----頭發(fā)飄起來了。 頭發(fā)為什么能飄起來呢?----出示課題: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 2、體驗靜電現(xiàn)象 小組實驗:拿出一根經過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碎紙屑。 發(fā)現(xiàn)了什么?----摩擦過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紙屑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塑料棒經過摩擦,產生了靜電,就把紙屑吸起來了。 3、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 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隨處可見,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認識電荷 1、不一樣的電荷 1)靜電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質之中,為什么我們通常感覺不到物體帶電呢?認識正電荷和負電荷 2)進一步研究靜電現(xiàn)象----小組研討 解釋前面的靜電現(xiàn)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頭發(fā),梳子帶負電荷,頭發(fā)帶正電荷,互相靠近時產生互相吸引的現(xiàn)象,所以頭發(fā)就飄起來了。 3)用一塊羊毛皮反復摩擦充氣乞求的一個側面,將氣球的一個側面靠近頭發(fā),發(fā)現(xiàn)了什么?(2人一個小組,一人操作,一人觀察,后互換) 小結:兩個摩擦后的物體,有時相互吸引,有時互相排斥,跟我們前面所學的磁鐵的現(xiàn)象類似,同一種電荷(都是正電荷或都是負電荷)互相排斥,不同種電荷(一正電荷和一負電荷)互相吸引。 2、讓電荷流動起來 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正靜電。帶靜電的物體中的電荷卻不能持續(xù)流動。要形成電流就必須使電荷流動起來,需要具備動力,需要形成電路。 作業(yè)設計: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 靜電現(xiàn)象:正電荷、負電荷 電荷能流動起來 教學反思: 1.靜電實驗。實驗材料有兩種,一種是橡膠棒和毛皮,一種是玻璃棒和絲綢。課前我在實驗準備的時候做了嘗試,用橡膠棒和毛皮摩擦吸附紙屑不是很明顯,而有機玻璃棒經過絲綢的摩擦在靠近紙屑時吸附現(xiàn)象非常明顯,有的紙屑甚至飛舞了起來。于是選擇了后者作為學生實驗的材料。課上對比實驗效果非常好。 ????2.意外收獲。學生在做靜電實驗的時候,有些同學叫起來:“看,我的袖管也能吸附紙屑?!蔽乙豢矗?,他的袖管上吸附著一些紙屑。因為今天學生穿的是校服,衣料是腈綸的,在摩擦后很容易產生靜電,也出現(xiàn)了吸附效果。于是,我順水推舟,和學生探討起生活中其他的靜電現(xiàn)象…… 3.細節(jié)失算。靜電實驗需要紙屑,而且是那種撕的很細小的紙屑。雖然再三提醒,下午三節(jié)課下來,地上掉了一些紙屑。因為學生起身帶起的風也會使得紙屑飄落。我只得讓學生下課后把掉在地上的紙屑一一撿起?,F(xiàn)在想想,只要在課前準備一些盒子,把紙屑放在盒子里進行實驗,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紙屑飄落在地上了。 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也應該以聽眾的身份出現(xiàn),盡量不打斷學生的發(fā)言,讓他們充分地展示自己。 2、點亮小燈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fā)光。 2、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 3、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 4、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就會發(fā)生短路。 過程與方法: 1、連接簡單電路。 2、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xiàn)象。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體會對周圍事物進行有日的、細致地觀察的樂趣。 2、敢于根據(jù)現(xiàn)象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3、激發(fā)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連接電路 【教學難點】認識小燈泡的結構,正確連接小燈泡 【教學準備】 小燈泡、1. 5 v的干電池、導線、實驗記錄單、小燈泡的剖面圖或剖開的大燈泡的實物、電池和小燈泡的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當我們閉合家里的開關,電燈就會亮起來。電燈為什么會亮呢?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嗎?讓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小燈泡吧! 二、認識小燈泡等的結構 1、小燈泡的構造 1)小燈泡大家都看到過吧?你能畫一畫印象中的小燈泡嗎?要求劃出小燈泡的內部構造觀察小燈泡。 2)每組一個燈泡,觀察小燈泡的各部分結構。 3)交流觀察結果,并對自己畫的小燈泡作出修正。 4)猜猜電流是怎么從小燈泡內部通過的?用手指畫一畫。 2、觀察導線、電池,說說導線和電池的結構 三、讓小燈泡發(fā)光 1、點亮小燈泡 1)小組活動----連接這些實驗器材,想辦法使小燈泡亮起來,用手比劃說說電流是怎么流動的?并做好記錄,用箭頭畫出流動的方向。 2)組織學生匯報:連接好的小組上臺展示,并說說電是怎么流動的?它的方向是怎樣的?沒有連接好的也上臺展示,與全班同學一起分析,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滲透短路、斷路等知識。 2、嘗試用多種方法點亮小燈泡 1)還能用哪些方法點亮小燈泡,用實物圖畫下來哦。 2)畫出每一種連接方法的電路中電流的流動路徑,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3)把連接圖貼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 4)分析接亮的共同點 3、出示實物圖,分析哪個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 四、安全教育 我們在課堂上使用的都是電池,電壓較小,不傷及到生命,而發(fā)電廠發(fā)出的,通過導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交流電,這是足以引發(fā)觸電事故的、致人死亡的點,所以我們不能直接用家里、學校里插座中的電做實驗。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作業(yè)設計: 板書設計: 點亮小燈泡 小燈泡 導線 電池 不同實物圖展示: 教學反思: 通過小組探究獲得幾種電路連接方式。課堂以兩人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生很快便得出了兩種連接方式:一種是利用導線把小燈泡的一個接點(金屬外殼)和電池負極相連,小燈泡的頂端接點與電池正極連接。一種是把電池兩極顛倒過來。還有一種方式:燈泡的金屬外殼與電池正極接觸,燈泡的頂端接點用導線與電池負極連接。而得出后一種方式的小組極少,三個班級只有四組學生。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思維的慣性使然,一般還是習慣于把燈泡立于電池的正極或負極上,把燈泡橫臥在電池的正極或負極上則屬于“另類思維”。但不管怎樣,學生的探究熱情非常高漲,很多人也許是第一次親手點亮小燈泡。課堂上我給足了他們時間,讓每個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初步感受了簡單的電路。應該說,這是他們本節(jié)課最大的收獲。 這節(jié)課上完之后,雖然教學流程比較順暢,但是整體感覺不是十分理想,某些環(huán)節(jié)沒有達到預設的要求,總而言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組織還不夠教學語言不夠精煉,過于平實,沒有輕重緩急;對學生反饋的點評,還不到位。 ?????今后我還需多想辦法加強課堂常規(guī)教學,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魅力,同時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加強教態(tài)教法的學習,多掌握一些教學技巧,為以后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3、簡單電路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xù)提供電能的裝置一電池。 2、電從電池的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2、觀察、描述和記錄有關的實驗現(xiàn)象。 3、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對電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 2、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教學難點】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教學準備】 每小組小燈座2個、電池盒1個、1號電池1節(jié)、導線4根、小燈泡2個、記錄紙若干,記號筆1支。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連接比賽:每組一節(jié)干電池、一根導線和一個小燈泡,把小燈泡點亮。 2、討論:我們這樣用手按著來點亮小燈泡,一松手小燈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點不太方便??? 3、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提醒學生觀察或回憶學校和家里的電燈是怎樣安裝的) 二、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學會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 1、教師逐個出示小燈座、電池盒,讓學生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 2、討論:這兩個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請一生演示電池盒和小燈座的安裝,教師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裝電池的時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燈泡是怎么裝到小燈座上的? (3)導線怎么連?(指出彈簧接線頭的最佳連接方法) (說明:電池盒和小燈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由教師直接按照教科書上提供的步驟告訴學生,不必對使用方法進行討論。教師邊講解,學生邊操作,保證每個學生都會使用。) 4、學生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5、請一組學生展示他們的連接實物圖,教師介紹用簡單的符號畫電路圖的方法。 三、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 1、再提供1個小燈泡、1個小燈座、3根導線,讓學生嘗試怎樣使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 2、學生使用教師提供的材料來進行各種嘗試,當嘗試成功后,再去嘗試其他的連接方法。 3、教師提醒學生將各種方法的電路圖畫出來,以便交流。 4、根據(jù)各小組電路的連接情況,再發(fā)給每個小組一節(jié)電池和一個電池盒,探究兩節(jié)電池在電路中的連接方法,并畫出電路圖。 5、實驗結束,小組匯報,互動交流。 (交流要點:小燈泡亮了嗎?用了幾種連接方法?哪種方法更好?為什么?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燈泡同時發(fā)光?指出電在電路中是怎樣流動的。) 四、活動延伸: 1、挑戰(zhàn):我們能連接更多的小燈泡和電池,讓它們同時亮起來嗎? 2、討論他們的想法,使學生對電路的認識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作業(yè)設計: 板書設計: 電池 導線 用電器(電池盒和小燈座) 連接方法 點亮小燈泡 教學反思: 本課是我上的一節(jié)常規(guī)課,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這節(jié)課動手操作性強,在我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xiàn)了對知識綜合應用。在本課設計中我始終圍繞科學課的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點來展開探究活動。 首先,讓學生了解有關電的知識,回顧舊知和生活實際,并不是枯燥空洞的去說,而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去做,親身去感受,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點亮一個小燈泡。在課堂上充分鼓勵敢于嘗試的同學,對于學生在點亮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讓其他的孩子去發(fā)現(xiàn),去指正。由此導入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我們先來認識一些電器元件,這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只是我們還不知道它們的科學名字。你能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jié)電池這些材料,再一次使小燈泡亮起來嗎?這個問題一拋出,很多同學躍躍欲試,而對這樣的組裝,他們可能很早就已經玩過類似的游戲。所以,他們非常感興趣、。因此,小燈泡很快被學生點亮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接著,我又會提出一個問題?!胺治鑫覀兊倪B接,你能說說干電池的電流是怎么走動的嗎?”這下可難住了一部學生。她們可能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一少部分對電學感興趣的學生可能知道其中的奧秘。但說不完整。在他們的思考問答下,更多的學生會加入思考的行列。此時,我將孩子們零散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全盤托出??墒牵F(xiàn)實生活中,我們都有開關來控制燈泡。而這個連接卻沒有開關。我們能不能加一個小開關來控制小燈泡的亮與熄呢?加入開關,重新點亮小燈泡!孩子們又很快的完成了組裝。現(xiàn)在,請你把我們的連接用實物圖畫下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電路。學生們花了幾分鐘才畫好實物電路圖。要畫得像容易嗎?感覺怎么樣?要是簡化一下就好了!你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呢?此時,可以充分讓學生們想想簡便的方法,她們給了我很多好的意見。我也給同學們一種方法,學習畫簡單的電器元件符號,用符號再一次畫簡單電路圖。 在教學過程中,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教學后,我立即發(fā)現(xiàn)大多學生不能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jié)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學生對燈泡內部的結構不了解,對看不見的電流就更不清楚了,而認識了電流實驗盒中的電池盒、小燈座后再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學生很快就能連接一個正確的、完整的電路。電池盒、小燈座都有現(xiàn)成的導線連接點,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將導線插到各個連接點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很難開啟學生智慧的思維。因此,我這課的設計,先點亮小燈泡,認識電流的存在,小燈泡只有在回路電路中才能亮,一旦斷開就會熄滅。然后,逐漸的增加電器元件,我們不可能始終用手握著讓小燈泡亮,電器元件就可以讓我們的手解放出來。這就構成了一個電路連接。學習畫簡單電路圖,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感知電路連接給我們帶來的方便,電路的布置對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4、電路出故障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利用電來點亮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通道)。 2、電路出故障了,電流就會中斷。 過程與方法: 1、制作一個電路檢測器。 2、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并排除電路中的故障。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的精神。 【教學重點】 用一種新的方法來檢測電路——做一個“電路檢測器”,體驗科學的檢測手段將使我們更為迅速地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并排除電路中的故障。 【教學準備】 每組2-3個小燈泡、導線若干、電池、電池盒、小燈座、壞的小燈泡、沒有剝皮的導線、廢電池、形成斷路的電池盒、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一張電路檢測器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1、出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fā)光的串聯(lián)電路,讓學生畫出簡單的電路圖,并說一說電流是怎樣流動的。 2、說明:小燈泡發(fā)光是因為在這個電路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回路。(板書:回路) 3、提供一個出了故障的電路,并提出問題:小燈泡為什么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動。(建議:教師可準備多個好的和壞了的小燈泡,有電的和沒電的電池等材料。)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檢查連接的方法,結合前面的學習,排除連接方法上的問題。 2、引出新的問題:為什么連接方法正確而小燈泡卻不亮呢?引導學生來整理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各種原因。 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 1. 小燈泡壞了; 2. 燈座松了,沒有連上; 3、 三、做個電路檢測器: 1、討論,用什么辦法來檢測有故障的電路? 一般有下面幾種方法: ①檢查法:檢查電路中的連接是否完好。(電池盒兩端彈簧夾上的導線有沒有夾緊;電池是否放好了;小燈泡擰緊了嗎……) ②替換法:用另外的燈泡、電池、導線等來替換電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燈泡是否能亮。 2、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按教科書中的提示做一個電路檢測器。(電路檢測器做法:把上節(jié)課連接過的簡單電路中的小燈座上的一根導線頭拆下來,另外再連上一根導線,這就是我們的電路檢測器。) 3、做好電路檢測器后,試試靈不靈。 4、根據(jù)教材10面的插圖講解檢測電路和檢測電路中各個部分(小燈泡、導線)的方法。(把故障電路的某一部分電路或某一個元件連到電路檢測器的兩個導線頭之間,如果小燈泡亮了,就說明這部分電路或這個元件是暢通的、沒有故障的,否則就證明這部分電路或這個元件不暢通、有故障。) 5、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在檢測電路時,應先把故障電路中的電池從電池盒中取出; (2)檢測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是否有電,應采用取出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中的電池,將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放在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里,看看小燈泡會不會亮。 6、制定檢測計劃。提醒學生用電路檢測器查找故障產生的原因,要邊檢查邊做記錄;最后數(shù)一數(shù)電路中一共有幾個地方出故障了。 7、利用排除法進行測試,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讓學生再試一次,使小燈泡重新亮起來。分組匯報。 8、強調安全事項。 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里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測220V的電路。 9、拓展:還有其他方法查找電路中的故障嗎? 板書設計: 回路 故障 電流中斷 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 1. 小燈泡壞了; 2. 燈座松了,沒有連上; 3、 4、 電路檢測器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重點是讓學生利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中存在的故障,并進行排除。通過探究活動,進一步理解電路的原理。學生小組實驗中的電路中的故障都是課前我預先設置的,有的是導線問題,如里面的銅絲斷了,接頭沒有剝掉塑料套;有的是燈座問題,如燈座的接線柱的線掉了,燈座壞了;有的是燈泡問題,如燈泡壞了,燈泡沒有擰緊;有的是連接問題……在教學中,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很多故障學生在一開始實驗就發(fā)現(xiàn)了,并且很快就排除了,而且沒有意識到這就是老師故意為他們設置的故障,因此還喊著“我們這組沒有故障”,完全不按照我的設想一步一步去檢測。 出現(xiàn)這種情況,作為老師,應該是種什么樣的感受呢?是遷怒于學生打亂教學秩序,還是欣喜于學生的聰明?我想,如果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從教學的實效出發(fā),那毫無疑問應該是后者。但是原來電路中的故障已經排除,怎么辦呢?于是我就換了種方式,讓學生假設“燈座、燈泡、導線”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有問題,該如何用電路檢測器進行檢測。這樣,學生還是通過動手,掌握了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的要領。 一堂課,當出現(xiàn)了我們課前沒有料到的情況時,作為教師,應當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只要緊緊圍繞教學重點,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我們的教學就會真正成為有效的教學,我們的課堂,也就會成為學生喜歡的課堂。 5、導體與絕緣體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有的物質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導體;有的物質不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絕緣體 2、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 過程與方法: 1、根據(jù)任務要求制定一個小組的研究計劃,并完成設想的計劃。 2、實施有關檢測的必要步驟,并整理實驗記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學會與人合作。 2、培養(yǎng)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 3、認識到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是很重要的。 【教學重點】知道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并知道哪些是道題哪些是絕緣體。 【教學難點】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教學準備】 為每組學生準備:木片、塑料片、陶瓷、紙板、橡皮、布、絲綢、皮毛、鋼管、玻璃、鉛筆、銅絲、鉛絲、鋁絲(易拉罐)、鐵絲、卷筆刀、硬幣、導線、插座、20種待檢測的物體,一個電路檢測器。一份科學檢測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1、觀察簡單的電路連接,說說電流在電路中是怎么流的。 2、討論將電路中的導線剪斷,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為什么? 3、想辦法重新接亮小燈泡,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小燈泡會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小燈泡就不會亮。 4、討論:為什么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小燈泡會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小燈泡就不會亮。 5、講授:像銅絲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叫做導體;像塑料那樣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叫做絕緣體。(板書:導體、絕緣體) 二、檢測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1、提問:怎樣檢測一塊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呢? 2、預測橡皮能否通過電流使小燈泡發(fā)光,并做好記錄。 3、使“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相互接觸,檢驗小燈泡是否發(fā)光。 4、用兩個檢測頭接觸橡皮的兩端,觀察小燈泡是否發(fā)光。 5、重復檢測一次,并將檢測時小燈泡“亮”或“不亮”的情況記錄下來。 6、得出結論:橡皮是絕緣體。 三、檢測20種物體的導電性: 1、在材料盤中為學生提供20種供檢測的材料,一張“我們的檢測記錄”表。 2、在檢測前,要求學生對每一種物體是否可以使小燈泡發(fā)亮做出預測,然后進行嘗試實驗,并做好檢測記錄。(活動中,要關注每組學生活動的參與性、興趣的持久性,鼓勵他們學會合作。) 3、待所有的檢測都完成后,各組整理分析檢測的結果。 4、表達與交流:哪些物體能使小燈泡發(fā)亮,哪些物體不能使小燈泡發(fā)亮。 5、在觀察的基礎上對20種物體進行分類,并從分類中發(fā)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由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做出自己的描述。(說明:對插頭、卷筆刀等復雜物體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識別,知道許多物體構成復雜,有的部分能使小燈泡發(fā)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燈泡發(fā)光。我們常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四、討論教室電器設備的絕緣措施和進行安全用電教育。 1、引導學生觀察教室里哪些設施是絕緣體做的,哪些是導體做的。 2、描述絕緣材料的用處,理解各種材料的作用。提醒學生要好好保護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部分,注意安全用電。 3、概括: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板書設計: 5、導體與絕緣體 導體 導電性 絕緣體 安全用電 教學后記: 從課堂上的情況反饋看,導體與絕緣體這兩個科學概念學生以前可能都聽說過,但是在認識上是比較模糊的。教科版科學《導體與絕緣體》是電單元的第五節(jié)課,學生在以前的探究活動中已經有了這樣的認識:為什么導線的外面用塑料皮,里面用銅絲?,為什么小燈座、電池盒的有些部分用銅來做,有些部分用塑料來做?因此,教材開門見山,一開始就告訴學生什么叫導體,什么叫絕緣體,然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然后掌握用電路檢測器去檢測20種(甚至更多)物體能不能使小燈泡發(fā)亮,在檢測前讓學生先作出預測,強調重復幾次。教材的這種設計凸顯了探究活動的價值,強調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生成概念、內化概念,如果說起初的概念是模糊的話,那么,活動后的概念將是深刻的、影響深遠的。 想讓課堂開放些,學生自主些,但是終究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相反的沒有給學生話語權,在思維上牽著學生走;細小的環(huán)節(jié)的處理把握不好,比如過渡和引導的語句,沒有讓學生在整理信息后在思維認識上有所提升,達不到預設的“點”?,即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沒有真正意義的提升。 改進措施:探究初始應該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探究的興趣、激發(fā)探究欲望;在匯報中,抓住切機,進行引導,提升思維與能力。 6、做個小開關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開關可以用來連接或斷開電路,控制電路中電器元件的工作狀態(tài)。 2、開關有的地方需要用導體來做,而有的地方必須用絕緣體來做。 過程與方法: 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控制電路。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觀察手電筒的開關 【教學難點】設計并制作一個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控制電路。 【教學準備】 為每個小組準備:一只手電筒和相應的干電池,軟木塊(橡皮)一塊、圖釘兩個、曲別針一個,小燈泡一個,小燈座一個、電池盒一個、電池一節(jié),導線若干,紅燈、綠燈和黃燈各1個。 【教學過程】 一、觀察手電筒: 1、觀察組成手電筒的各種材料。 討論:在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導體,有些地方要用絕緣體? 2、觀察手電筒的構造。 思考:電池和小燈泡是怎樣安裝的?電路中電流的路徑是怎樣的?試著標出電流的路徑。 3、觀察手電筒的開關。 觀察并操作手電筒的開關,體驗開關是怎樣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的。(教科書提供了一張手電筒內部構造的電路圖,圖中表示的是電路斷開的時候??梢砸龑W生想一想,如果手電筒的電路是通的,圖上的開關該怎樣表示?畫一畫電流是如何從電池的一端通過開關和小燈泡回到電池另一端的。) 二、做個小開關: 1、給每一組一個斷開的電路,討論怎樣設計一個開關。 重點討論:用什么材料來做,怎樣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 2、利用身邊的材料,討論并設計制作一個小開關,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3、利用每組準備好的材料,小組合作制作一個能交叉控制紅綠燈的電路。推測一下,什么時候紅燈亮,什么時候綠燈亮。(活動目的:用一個開關來控制紅綠燈的亮與滅。) 4、如果要在紅燈變綠燈、綠燈變紅燈的中間亮起一盞黃燈的話,應該怎么辦?(方法:在一個開關控制兩個電路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電路,用一個開關控制三個電路。) 5、交流匯報: (1)在小組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問題? (2)解決了哪些問題? (3)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4)一共運用了幾種小開關的制作方法? (5)自己設計的紅綠燈是怎樣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紅綠燈有什么區(qū)別? 三、延伸與拓展: 1、介紹幾種不同的開關,如遙控開關、拉線開關、閘式開關、活動開關等。 2、布置學生課后調查家里用電器的開關是什么樣的,這些開關是怎樣控制電路的。 板書設計: 6 、做個小開關 開關 連接或斷開電路 導體 絕緣體 做個小開關 控制紅綠燈 遙控開關、拉線開關、閘式開關、活動開關等 教學反思: 《做個小開關》這節(jié)課是第一單元第六課,學生逐步從連接簡單電路到較復雜的電路,隨著電路的復雜,必然需要有一個更方便的控制電路的辦法。前面幾節(jié)課都是用斷開連接或拿掉電池的方式來控制小燈泡的亮與不亮,學生已經感到這些辦法比較麻煩,基于這些原因,做個能自如控制小燈泡亮與不亮的器具就顯得十分必要。這節(jié)課,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開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其平常的物品,學生也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和使用到。 對于“做個小開關”理論上講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事實上,學生雖然經常接觸,卻很少有知道它的制作方法的,更沒有學生關心過它的原理和運用。 所以,我在教授這課時,抓住關鍵,讓學生動手,引起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把生活中平常的東西,學生不關心的東西,轉化成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東西,并了解一些基本常識。 7、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如果電能從一點流到另一點,兩點之間一定有導體連接,這兩點之間就構成一個電的通路,否則就是斷路。 2、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是兩種用不同連接方法組成的電路。 過程與方法: 1、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連接電路,并在反復觀察和實驗中發(fā)現(xiàn)不同連接方式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勇于挑戰(zhàn)、繽密推斷的態(tài)度。 2、樂于交流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 【教學難點】能運用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兩種用不同連接方法組成電路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一個電路檢測器、兩個四個接線頭的盒子(其中一個只有一組通路,另一個有三組通路)、實驗記錄單;一節(jié)電池(配電池盒)、一個小燈泡(帶燈座)、導線幾根。 【教學過程】 一、里面是怎樣連接的: 活動一:關于第一個接線盒的研究 1、發(fā)給每組一個接線盒,觀察接線盒外面的四個接線頭及對應的數(shù)字標號 2、打開盒蓋,看到1號和3號接線頭在盒子的里面是用導線連接在一起的。 3、蓋上盒蓋,討論:如何用電路檢測器檢驗出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通路?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斷路? 4、用電路檢測器實際檢測,看看檢測結果是不是和前面觀察到的一樣。 活動二:檢測、推測第二個接線盒內導線的連接情況 1、發(fā)給每組另外一個接線盒,說明盒子上面的四個接線頭在盒子里面是有導線連接的。不打開盒子,直接用電路檢測器來檢驗,能知道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通路嗎? 2、學生先討論檢測順序,然后再開始檢驗,并把檢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1-2 1-3 1-4 2-3 2-4 3-4 通 路 斷 路 3、檢驗完后,根據(jù)檢驗結果推測接線盒內的連接情況,把推測結果畫在記錄紙上(教材17面)。 4、各小組匯報推測結果,并討論哪種推測是合理的。 5、打開接線盒,讓學生看看里面到底是怎樣連接的。 二、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 活動一:電池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 1、發(fā)給每組兩節(jié)電池、兩個電池盒、一個小燈泡、一個燈座和四根導線,要求學生用這些材料組裝不同的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看看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2、啟發(fā)思考:在不同的兩種方法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學生匯報后,教師作適當講解。(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一節(jié)電池的電壓是1.5V,兩節(jié)電池串聯(lián)起來的電壓是3V,所以小燈泡會特別亮。兩節(jié)電池并聯(lián)起來,電壓還是1.5V,所以小燈泡不太亮。) 活動二:小燈泡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 1、發(fā)給學生兩個小燈泡、兩個小燈座、一節(jié)電池、一個電池盒和四根導線,要求學生用這些材料組裝不同的電路,讓小燈泡都亮起來??纯茨苡袔追N方法。 2、啟發(fā)思考:在不同的連接方法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學生匯報后,教師作適當講解。 (說明:“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這一活動,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讓學生直接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按照教科書上的電路連接方式連接電路,重點放在讓學生觀察兩種連接方法有什么不同,觀察小燈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上。這樣做更有利于讓學生發(fā)現(xiàn)并聯(lián)電路和串聯(lián)電路的本質不同。) 三、拓展活動:看誰的設計最有特色 提供學生若干材料,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設計電路,比一比誰的設計最有特色、最實用。 板書設計: 7、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 通路 斷路 里面是怎樣連接的 (電路檢測器) 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 串聯(lián)電路 并聯(lián)電路 教學反思: 在對串并聯(lián)電路分析比較的探究過程中,關鍵是讓學生了解并聯(lián)電路和串聯(lián)電路在連接方法上的本質不同。新課程要求指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研究,為防止學生漫無目的的討論和探究。當學生展開討論和探究活動時。我走下小組和學生一起討論和實驗。適時、適當?shù)狞c撥。在學會了科學的的檢測方法的過程中,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學習有序有效。通過這樣的課堂探究歷程,學生不僅僅獲得一定得科學知識,更重要是掌握了一定的探究技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上完了這一課,效果不是很好,原因就是這一節(jié)課涉及到的實驗材料過多,耽誤了一些時間,以后可以到小河街去買一些可以裝材料的袋子,如信封、封口的塑料袋,這樣的話就可以節(jié)約不少的時間,還有不少的學生并不清楚并聯(lián)電路的連接方法,我一直在努力的啟發(fā)他們,可很少有同學想到。 以后遇到這樣的情況干脆直接告訴他們怎么做。]上課的流程可以改為如下: 先在黑板上面畫好電池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的圖 讓學生找兩副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解釋什么叫串聯(lián),什么叫并聯(lián)(主要從一條回路和多條回路上解釋) 學生領材料做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的實驗 匯報的時候,要同學重點觀察小燈泡亮的程度。 第二單元 新的生命 一、單元教學意義 本單元是在三上《植物》、《動物》單元對一些動植物外部特征進行觀察,并初步掌握了一定觀察方法,又在三下經歷了《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周期》對動植物的生命周期進行觀察的基礎上來學習的。本單元主要是圍繞植物的“新生命”誕生來指導學生認識新生命產生的相應器官及相對較長的、微細的新生命誕生的變化過程,從中知道新生命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繁殖是本單元的核心概念。 本單元包括兩部分:第1—5課是第一部分,是幫助學生認識開花植物的繁殖方式。這部分的學習是從引導學生觀察一棵油菜到一朵油菜花再到一棵油菜花開始,即《油菜花開了》,從對一種花的觀察,發(fā)展到對《各種各樣的花》的觀察,在觀察中也許學生會產生一個問題:顏色、形狀、大小、構造千差萬別,人們是根據(jù)什么把它們統(tǒng)稱為花的呢?于是就產生《花、果實和種子》一課,隨著活動的展開,探究重點便轉移到了果實和種子上了。如果種子都落在旁邊會出現(xiàn)怎樣的情況呢?活動自然推進到《把種子散播到遠處》,那么一粒種子在自然環(huán)境下又是怎樣生長的呢?學生勢必進入《萌發(fā)的種子》的研究課題,植物是這樣,動物呢?第6—7課是第二部分,是幫助學生認識動物的繁殖方式。通過認識動物的卵、卵的孵化過程及哺乳動物的繁殖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繁殖也是動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的科學概念。 二、單元教學目標: A、科學概念: 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動物和植物都需要通過繁殖延續(xù)物種。 2、許多動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動物的卵都要經過受精后才能產生新的生命。 3、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構造使它能夠承擔生產種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務。 4、植物種子和動物卵的構造是與它們發(fā)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適應的。 5、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與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的結構是有聯(lián)系的。 B、過程與方法: 1、用解剖的方法觀察花和種子的內部構造。 2、用適當?shù)男问接涗浕ǖ淖兓^程和果實的生長過程。 3、按一定順序對雄蕊、雌蕊這樣細小的結構進行觀察。 4、持續(xù)觀察種子發(fā)芽的變化過程。 5、經歷觀察卵的構造和動物卵的孵化的過程。 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探究新生命產生的奧秘的好奇心。 2、養(yǎng)成認真細致、堅持觀察的科學態(tài)度。 3、認識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對于每個物種的延續(xù)都至關重要。 三、教學準備 器材:鑷子、放大鏡、剪刀、燒杯、培養(yǎng)皿、小刀 材料:開花的油菜植株、南瓜的雄花和雌花、油菜果實、栗子果實、蒲公英果實、蠶豆種子、黃豆種子、各種動物的卵、棉花、棉簽、白紙、膠帶 1、油菜花開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構成。它們能夠幫助植物滿足自身的需要。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實的過程中要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1、解剖油菜花并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 2、觀察一株油菜上花的變化過程并用畫圖的方式記錄油菜花變成油菜莢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獲得親近自然的情感體驗,產生探究各種各樣的花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使用解剖的方法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 【教學難點】花到形成果實的變化過程。 【教學準備】 演示:油菜花變化過程的圖片,課件。 分組:開花的油菜植株,鑷子、放大鏡、膠帶、剪刀,白紙、觀察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單元概述:從今天開始,我們進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單元。本單元共有7課,我們要一起來研究植物和動物是怎樣繁殖后代的。請一位同學朗讀單元導語:“春天……” 出示開花的油菜植株。這是什么植物?同學們平時認真地觀察過花嗎?讓我們一起進入花的世界吧!板書課題:油菜花開了 二、探究過程 1、觀察一棵油菜。 (1)請同學們說說油菜長得怎么樣?區(qū)分油菜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 (2)油菜和鳳仙花都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這樣的植物叫綠色開花植物﹙板書﹚,它們都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構成。 (3)請同學再說出幾種綠色開花植物。 2、觀察一朵油菜花。 (1) 觀察: 從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用放大鏡觀察一朵油菜花。 在小組里描述所觀察到的這朵油菜花。 注意萼、瓣、蕊的讀音。 (2)解剖: 學習使用鑷子解剖一朵油菜花。 示范:鑷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順序; 解剖的油菜花。 將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用膠帶貼在觀察記錄表上。 觀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個部分。 填寫“油菜花的觀察記錄表”。 (3)交流。 (4)小結: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個部分組成的。油菜花有四片花瓣。 3、觀察一棵油菜的花。 (1) 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時開放的嗎? (2) 數(shù)數(shù)一棵油菜上有幾朵花?幾個花蕾? (3) 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謝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 (4)觀察一個花蕾;推測這個花蕾未來的變化。 畫油菜花變成油菜莢的變化順序圖。 三、小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實的過程中要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 四、布置課外活動作業(yè): 采集各種各樣的花,下節(jié)課帶來。 五、板書設計 油菜花開了 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教學反思: 科學課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讓學生通過實驗研究活動得出結論。在本課中,我讓學會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為孩子們準備了來自于生活熟悉的實物“油菜花”,引導孩子們進行了從整體到局部由淺入深地進行油菜花的探究活動,不斷地提出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培養(yǎng)了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 準備不夠充分,雖然準備了油菜花、幻燈片、鑷子、盤子等實驗用具,但對于解剖油菜花的鑷子,發(fā)現(xiàn)在學生手里不好用,夾住細小的萼片、花蕊時有些小組發(fā)現(xiàn)很容易直接夾斷,最后撕下來放不整齊; 過于關注教師自己,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不顧學生的學習進程,壓縮了學生觀察油菜花的時間; 沒有控制好實驗材料,收發(fā)材料有些亂。 經過研討后,在后來上課的時候進行了一些修改: 強調不銹鋼鑷子一定要夾住油菜個部分的下端。 給學生一張粘貼紙,專門用于擺放解剖下來的花的各個部分。 控制好材料,一開始觀察一棵油菜,只演示;觀察一朵油菜花,討論完后,再給學生材料。 2、 各種各樣的花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在花的各部分構造中,雄蕊和雌蕊與形成果實和種子有關。 2、根據(jù)花的構造可以把花分成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同時具有雄蕊和雌蕊,有些花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 過程與方法: 1、根據(jù)提示完成花的專題研究,能區(qū)分花的相同和不同,能將研究結果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出來。 2、以報告會的形式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能形成自覺珍愛生命、保護花草樹木的意識,有繼續(xù)探究花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花的專題研究。 【教學難點】分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教學準備】 演示: 分組: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雌花和雄花、單性花和兩性花、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回顧: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個部分組成的。 問題:其他的花和油菜花一樣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各種各樣的花。 板書課題:各種各樣的花 二、探究過程 1、花的專題觀察。 (1)小組討論,確定研究專題,制定研究方案。 (2)交流:準備研究的內容;怎樣研究;研究成果的呈現(xiàn)方式。 (3)供參考的研究專題: 校園里花的種類;各種花的花瓣數(shù)量;各種花的萼片研究;花的大??;雄蕊和雌蕊;統(tǒng)計花的顏色;花的香臭等。 (4)研究的方法:數(shù)一數(shù)、統(tǒng)計、測量等。 (5)成果展現(xiàn):表格、圖示、文字小結等。 (6)討論觀察研究的注意事項:不采摘,不損傷花朵。 2、“花的觀察”報告會。 (1)分組匯報。 (2)將研究成果進行分類,由學生自己制定標準。 (3)討論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3、認識完全花與不完全花 (1)觀察比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說說他們在構造上由哪些不同? 不完全花有的少萼片,有的少花瓣(如馬蹄蓮),有的少雄蕊或雌蕊。 (2)閱讀課文,了解不完全花與完全花、雌花與雄花、單性花與兩性花。 (3)判斷:觀察南瓜的兩種花有什么不同,分別屬于哪一類?觀察其他的花,判斷屬于哪一類? (4)推測:南瓜的雄花和雌花會怎樣變化呢? 4、交流與小結 (1)通過學習,知道了花的哪些秘密? (2)在生活中尋找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觀察花的變化過程。 三、質疑拓展 還有哪些關于花的問題? 四、布置課外活動作業(yè): 觀察更多的花 五、板書設計 各種各樣的花 不完全花與完全花 單性花與兩性花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在復習油菜花構造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閱讀課文,了解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兩性花和單性花,雄花和雌花,然后引導學生開展對花的專題觀察,這是對油菜花一種花的觀察發(fā)展對多種花的觀察。因為這是一次對生命世界的探究,所以我還著重提示:要珍惜植物的生命,不要去傷害美麗的花朵;要注意安全。由于具體指導到位,學生增強了小組內各成員的合作,觀察也更有目的,通過交流,學生進一步明白植物世界的多樣性。 在科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師應注意應用多媒體課件的目的,不要為了使用課件而使用課件,不要讓課件成為課堂教學的累贅。此次在第一次試教《各種各樣的花》一課時,我就犯了這樣的錯誤。本課的課件是我從遠程教育資源網上搜索到的一段錄相資料,在課前備課時,我就感到這一段錄相資料時間有些長。但是由于錄相中的資料與本課聯(lián)系十分緊密,我又舍不得進行刪除。結果在課堂上由于播放課件用的時間過長,學生的觀察活動沒來得及進行交流匯報,影響了教學效果。 課后我對這個進行的改進,刪去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只保留了重點的解剖方法的指導。為了幫助學生認識不完全花,我又從網上搜索到了一些典型的不完全花的圖片,制成了幻燈片。在第二次教學時,由于課件用得適當,課堂教學效果比第一次好了許多。 3、花、果實和種子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果實和種子是植物開花傳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2、雄蕊和雌蕊在形成果實和種子的過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雄蕊和雌蕊有特殊的構造,使胚珠可以受精長成果實和種子。 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發(fā)展比較事物相同點和不同點的能力。 2、按一定順序對雄蕊和雌蕊這樣更細小的結構進行專題觀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保持探究花的奧秘的欲望。樂于嘗試應用學到的科學知識。 2、培養(yǎng)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意識,發(fā)展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教學難點】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 【教學準備】 演示:植物傳粉、受精的課件或掛圖。 分組:放大鏡、鑷子、白紙、油菜果實、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已經觀察了油菜花,還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花,知道許多植物會開花、結果。開花與結果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提出自己的猜測。 (出示: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我們還是仔細地觀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 二、探究過程 1、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1)我們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觀察雄蕊和雌蕊呢?放大鏡。 (2)教師在展示臺上演示觀察過程,學生歸納研究方法。 a用放大鏡觀察雄蕊的各部分——花絲和花藥。 b把花藥上的花粉抖落在白紙上進行觀察。 c再用放大鏡觀察雌蕊的各部分——子房、花柱和柱頭。 d用手輕觸柱頭,觀察柱頭是否有粘性。再將白紙上的花粉抖落在柱頭上,看看柱頭是否很容易將花粉粘住。 思考:雄蕊-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含 教學反思 四年級 下冊 科學 教案 教學 反思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zhongcaozhi.com.cn/p-1534601.html